楼市5月微微红
经历了漫长的寒冬,5月楼市成交终于创出新高,勉强撑起了“红五月”的架子。不过,业内人士认为,“红五月”的“成色”几何仍待考量。在“稳增长”和“降房价”的艰难角力下,中国楼市也许很难迎来又一个“量价齐飞年”。本报记者 周喆
全国:成交创调控以来新高
据中原地产统计,截至目前,5月份全国54个典型城市累计成交已近20万套,创2011年初新一轮调控以来的月度新高。其中北京在截至5月26日时,新房成交量已创16个月以来的新高,恢复到调控前水平。
相关指数研究院发布的最新报告也显示,5月最后一周,全国楼市成交延续上涨趋势,逾6成城市楼市成交周均同比皆有上升。其中,苏州、厦门、温州、海口同比增幅都在100%以上,苏州涨幅最大,达241.77%,温州、海口涨幅亦超过200%。
业内人士认为,调控一年多来,部分刚需开始进入市场。从全国主要城市成交量来看,最近两个月,成交量均接近或超过限购后的最好成交量。据中原地产分析,信贷及调控政策的微调使得购房者对市场的预判出现变化,还期待房价大跌的购房者数量明显减少,观望情绪降低,刚需入市的积极性明显提高。
上海:刚性需求撑起市场
在上海,一些热门楼盘周围的中介业务量已有显著增加。一些中介表示,最近每到周末都忙着领一拨又一拨的客户去看房,有的热门楼盘每天都要成交十几套。
与此同时,刚性需求已经成为市场的主要支撑力量:在嘉定、闵行、松江,性价比较高的小户型一手房成交旺盛,买房结婚的年轻人成为购房者主力,在售楼处签合同的人群中,已较少出现投资者的身影。
上海二手房指数办公室的研究报告显示,稀缺地段、学区房、低总价成熟社区仍是市场交易热点,也是最快出现涨价的物业类别。其中,黄浦豫园板块上涨0.35%,闸北大宁绿地板块上涨0.29%,静安江宁路板块上涨0.28%,杨浦中原板块上涨0.24%,长宁新华路板块上涨0.21%,徐汇田林板块上涨0.20%。
角力:稳增长VS降房价
其实,回顾这个5月,可以看见“稳增长”和“降房价”这两个目标正在艰难角力:10日,上海市房管局重申限购从严、不允补缴社保买房,5月15日又重申“单身户籍人士不得购二套房”;5月18日至20日,温家宝总理在湖北考察时强调“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5月23日温家宝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时提出“稳定和严格实施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
上海二手房指数办公室认为,稳增长和降房价目标,正在改变买卖双方的预期。一手房去库存降价对于二手房价的影响在减弱,二手房业主无资金压力而扛价,但购者乏力,观望回潮,买卖双方价格拉锯战将愈演愈烈。
虽然短期成交量将逐渐企稳,但相关指数研究院、中原地产、伟业我爱我家等业内机构均对楼市持谨慎态度。在他们看来,接下来一段时间市场成交量将在货币政策微调、供应量加大的背景下逐渐趋稳,但不会大幅上升,“不可能迎来又一个‘量价齐飞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