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房按时开工巩固调控成果
住建部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9月底,全国城镇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住房已开工986万套,开工率为98.6%。与8月底相比,9月份全国新开工保障房118万套,开工率提高了12个百分点。北京、河北、山西、辽宁、吉林、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西、重庆、四川、陕西、甘肃、宁夏等15个省市区的开工套数已经超过了全年目标任务。(10月11日《新京报》)
“史上最严厉”房地产调控措施实施至今已经一年半,随着政策的层层加码,目前涨幅已经基本控制住,个别房价过高的城市还出现了小幅下跌。但目前成交量仍然很小,开发商、购房者仍然处于观望的状态。而保障房的如期开工,则有得于巩固调控的成果,有利于在未来几年里增加供给,遏制住房价上涨过快的势头。
2010年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的月度涨幅在4月份达到新高之后,就一直呈回落趋势,当年就连续8个月回落。今年以来,月度涨幅已经有升有降,其中像北京上海等还出现了环比下降的趋势。调控的作用正在一步步显现。不过,今年新建商品住宅的销售量要比价格疲软得多,也显示了观望情绪不断转浓的趋势,像万科等地产巨头,今年9月的销售金额方面下降较多,像碧桂园环比甚至下降了54%。销售的疲软,一方面说明房价还远未降到购房者的心理价位,另一方面也说明遏制了部分需求。如果不能及时增加供给,房价仍将出现反弹。
按照“十二五”的规划,近5年内国家将建设3600万套保障房,今年作为开局之年,将建设1000万套保障房。在国家有关部委的严厉监督下,年中时开工率还不佳的情况,已经得到彻底转变,目前开工率已经接近100%。但目前尚没有竣工数据发布,如果今年开工的保障房,按普通一年半周期计算,到2013年中,将全部都能竣工上市。这将对住房市场打破卖方市场的僵局,起到决定性作用。
据研究,像北京等热点城市房价过高的主要原因,是供给不足。北京市2010年常住人口1961万人,比2000年增加了604万人。但北京的住宅开工面积却从2004年开始逐年下降,而上海则从2005年开始出现新开工面积逐年下降的趋势。新开工住宅面积下降,人口却不断增长,不但推高了房价,也造成了房价上涨的强烈预期,使得投资资金大量进入房地产,继续推高房价。这种恶性循环,也导致了拿地价格的不断攀升,直接推动了商品房成本的上升。直到采用限购、提高贷款首付比例等严厉措施之后,今年上涨的趋势才得到缓解。
但限购等措施仍然只能作为权宜之计,真正解决的办法,还是要增加供给。按照目前的保障房开工速度,保障房已经超过了市场总量的20%,未来还将继续增加。这种供给的增加,将会使调控措施得到巩固,减少限购措施取消后报复性反弹的可能性。
保障房的如期开工,必将改变目前各种需求都挤在商品房市场的格局,加速楼市走向健康的道路。(评论员韩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