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度上海房地产业十大事件揭晓 房产税上榜

  (记者 毛安)2011年度上海房地产业十大事件揭晓,由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推出的评选结果显示,沪房产税试点、沪九条调控组合拳、七大新城规划完成等对楼市发展方向起重要作用的政策等,成为今年受瞩目的事件。

  事件一:沪率先试水房产税·优化房产财税结构

  2011年1月28日,上海市人民政府颁布的《上海市开展对部分个人住房征收房产税试点的暂行办法》正式实施。房产税征收范围包括上海市居民家庭在上海市新购且属于该居民家庭第二套及以上的住房以及非上海市居民家庭在当地新购的住房,且人均面积超过60平方米。

  事件二:“沪九条”紧箍楼市·调控再出组合重拳

  2011年2月1日“沪九条”文件出台,从限购政策、税收政策、信贷政策等多方面强化房地产调控。在限购方面,对在上海已拥有2套及以上住房的上海户籍居民家庭,拥有1套及以上住房的非上海户籍居民家庭实行“限购”的政策;在信贷方面也较为严格,第二套住房的首付款比例不得低于六成,贷款利率不得低于基准利率的1.1倍。

  事件三:创新提出共有产权·加快完善保障制度

  2011年3月2日,上海正式发布了《上海市经济适用住房价格管理试行办法》,未来上海经适房将采用共有产权。同时,为扩大保障范围,政府将通过放宽准入标准、扩大共同借款人等完善保障房制度。且此次的放宽准入标准重点在于放宽收入和财产准入标准。

  事件四:降价盘引发退房潮·企业应积极去化解

  2011年10月,龙湖郦城、绿地秋霞坊、中海御景熙岸等上海多个楼盘陆续降价促销,相比于龙湖此前在重庆、青岛的8%-10%的降价幅度来说,此次降价幅度明显较大。

  事件五:金九银十风光不再·楼市冬天已经来临

  今年冷清的楼市得传统的“金九银十”早已风光不再。中国房产信息集团数据显示,2011年9月上海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积仅为56.95万平方米,同比下跌49.82%,交易量惨淡,而871万平方米的住宅可售面积也已经超过2008年的历史高位。10月,上海商品住宅成交面积仅为46.13万平米,同比下降65.03%,成交量创下2008年同期以来最低水平。

  事件六:易居收购21世纪·强强联手迎接挑战

  11月28日,易居中国宣布与21世纪中国不动产及其创始人签订非约束性投资条款书。此项交易完成后,易居将以37.3%的持股比例成为21世纪中国不动产的第一大股东。由于21世纪不动产的股价长期低于1美元并面临退市可能,因此易居本次的收购价格十分低廉,可以说是一次抄底行为。

  事件七:七大新城规划完成·郊区发展再进一步

  2011年5月,上海市政府发布信息:“十二五”时期上海将形成7大新城组成的新城群。根据规划,到2020年,嘉定新城、松江新城初步确立长三角综合性节点城市地位;浦东临港新城、青浦新城、奉贤南桥新城将具备较高能级的城市综合集聚辐射功能;金山新城、崇明城桥新城将起到增强周边地区发展的作用。

  事件八:地王陷入尴尬境地·捂盘促销难以取舍

  2009年,一路飙升的上海楼价大大激发了房企的拿地热情。两年内,单宗价格超过70亿元的“超级地王”就有4个,区域地王、单价地王更是层出不穷。但如今,房地产市场低迷不振,萎缩的交易量更令即将入市的地王陷入了两难,就目前市场的氛围,要么暗淡入市、要么延期推盘,若选择入市,如何定价将会让开发商难以选择。

  事件九:中国太保发起债投·试水投资保障住房

  3月9日,中国太保集团宣布,旗下的太平洋资产管理公司发起设立的“太平洋-上海公共租赁房项目债权投资计划”正式通过了保监会的备案。以10年期债权投资计划方式融资40亿元,主要用于在上海市区建设的约50万平方米公共租赁住房项目的建设和运营。

  事件十:星河湾降价求主动·六亿元补偿老业主

  2011年12月,星河湾集团宣布旗下上海星河湾和浦东星河湾两个项目下调售价,上述两项目折后直降7000—15000元/平方米不等,同时表示将拿出超过6亿元对前期老业主进行价差补偿。而就在今年10月,龙湖、绿地及中海也曾宣布调低价格,但却引发了老业主围攻售楼处的行为,让业界哗然。

  

关键词:十大事件  房产税  地王  星河湾  

网友观点

我要说两句

person
您好,请登录后进行评论。点击 登录 注册新账号

文明上网,登录评论,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新浪地产保持中立。

快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