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地没防护设施和警示标志 江宁6岁双胞胎跌进水坑溺亡

  6年前,李涛给刚出生的双胞胎儿子取名为思远和心远,寓意他们能够思想远大、胸怀大志。然而昨天,这个愿望随着两个孩子的意外落水身亡而随风逝去。医院里,父亲捧着孩子生前穿的衣服,哭红了双眼。

  悲剧发生在昨天上午,南京江宁区谷里街道的邵顾店村,这对年仅6岁的双胞胎男孩外出玩耍时,不慎跌入村子里拆迁工地上的一个近两米深的水坑中。事发后,爷爷将孙子救起送往医院抢救,不幸的是两个小生命还是离去了。目前,由江宁区及谷里街道等多部门组成的善后工作小组正着手处理此事。

  □快报记者 李彦 见习记者 付瑞利

  揪心惨祸

  太突然

  医院里痛别孩子

  兄弟俩并排躺在病床上,他们换上了生前最喜欢的一套衣服,绿色的T恤,灰色的中裤,看上去像熟睡一般……

  昨天下午4点半,江宁的天空布满阴霾,小雨淅淅沥沥落下。江宁区谷里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抢救室外,李涛一家七八口人哭红了双眼。孩子的母亲抹着泪水,被亲人架着,喃喃念叨,“我的儿啊”。

  目送警车载着年仅6岁的双胞胎儿子离开医院送往法医中心,李涛的眼泪再次夺眶而出。他转身走进抢救室里,那张单人病床上留着土黄色的污渍,棉签散落。床尾放着两个孩子脱下来的衣服——两套迷彩T恤和短裤。李涛轻轻地说,两个孩子就是躺在这里抢救的。他拿起衣服在手里翻来翻去,目光呆滞。“这衣服怎么办?”他问一个亲友。“给孩子带着吧。”对方说。李涛随即把衣服塞进了包里。

  他翻出手机,打开照片集,其中一张是兄弟俩并排躺在病床上,他们换上了生前最喜欢的一套衣服,绿色的T恤,灰色的中裤。小家伙看上去像熟睡一样。“这是我给他们拍的最后一张照片。”李涛说,他没缓过神,一切发生得太快、太突然。

  李涛家住谷里邵顾店村,这是一个有几十户村民的村庄。昨天李涛休息,一大早起床后,他就和母亲下地去干农活,父亲老李在家里带孩子做饭。中午11点多,李涛接到父亲的电话,“出事了,思远、心远找不着了。”

  爷爷

  捞起两个孙子

  竹竿再搅动两下后,一个孩子浮上水面,脸朝下。老李一下子慌了,再仔细瞅瞅,那模样正是自己的孙子。

  此前十几分钟,老李做好饭,准备喊在家门口玩的双胞胎孙子回家吃饭,喊了半天,孩子没应声。情急之下,他赶紧给李涛打电话。

  老李找到自家旁边的一处工地,在准备离开时,突然感觉一处水坑有些不大对劲,“坑边的泥上有几个脚印,我心头一紧,赶忙跑过去看看”。

  “我在附近找了一根2米多长的竹竿,在水里搅,有点搅不动,”老李说,接下来他吓得手脚冰凉,竹竿再搅动两下后,一个孩子浮上水面,脸朝下。他一下子慌了,再仔细瞅瞅,正是自己的孙子。

  “我赶紧跳下去把他拖上来,全身都是泥水,叫他也没反应。”老李一边扯着嗓子大喊救命,一边弯腰伸手继续在水坑底探摸。当他的手再次碰到另一个孩子身体时,老李感觉有些支撑不住……

  听到有人喊救命,一个工人急忙跑到水坑旁,看见老李趴在地上守着两个孩子,二话没说,抱起一个孩子就往外跑,催老李快送医院抢救。回过神的老李把另外一个小孙子往肩头上一扛,跟着这个工人向村外的小道奔去。

  老李和那名工人带着孩子在路边拦下一辆摩托车,先送其中一个去医院。过了一会,又拦下另一辆车,把另一个孩子带走。其间,工人拨打了120急救电话。

  水坑边

  没任何警示标志

  老李没想到,这个几乎天天都能看见,却并没有放在心上的水坑,竟有这么深,以致吞掉两个孙子的命。

  12点20分,孩子被送往谷里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抢救。“两个孩子送来时都没有了呼吸,瞳孔放大,没有任何生命体征。”一位医生表示,孩子的死亡时间约在两小时前。

  孩子的离世让家人悲伤,老李和他的妹妹呆在水坑旁,久久不愿离开。一些村民也围在附近叹息,“多好的双胞胎,怎么会这样啊!”老李更没想到,这个几乎天天都能看见,却没有放在心上的水坑,有这么深,以致吞掉两个孙子。

  记者在事发现场看到,这个面积不足6平方米的坑里灌满浑水,旁边都是烂泥和石块,却没有任何防护设施和警示标志。一些村民表示,他们也没有注意到底是什么时候有了这个水坑,也没想到水坑里的水那么深。

  老李指着水坑旁的一只洞洞鞋称,“上面还沾着泥,肯定是孩子在这边玩,一不小心滑进去的,另一个想救人也跟着滑进去了。”老李说着又找回搅水时的那根竹竿,蹲在坑边往水里插。“这根竿子有两米多长,插进去快全没了,孩子掉进去,怎么可能爬出来?”

  老李木然地在工地上急转起来,他要一一数出这里的水坑,每个坑都扔进去两块石头,看着溅起的水花,他有些悲愤。“每个坑里的水都不浅,旁边没有什么东西拦着,这样的水坑就是害人坑。”

 [1] [2] [下一页]

关键词:

网友观点

我要说两句

person
您好,请登录后进行评论。点击 登录 注册新账号

文明上网,登录评论,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新浪地产保持中立。

快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