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大型商业银行房贷业务进入冻结期
处在严厉调控下的楼市正在面临着另一个困境。近期,多家大型商业银行的房贷业务已经进入“冻结期”。不少银行规定首套房的首付要五成,利率要上浮10%,而从审批的时间来看,一些优质客户的房贷审批流程也要半年之久。 “房贷荒”会给资金依赖度很高的楼市带来怎样的影响?目前各大银行都执行了怎么样的规定?
“看得见摸不着”
“其实相比一手房市场,二手房市场表现还要更为严峻。”德佑地产副总经理罗亚东表示,具体表现在首套房的三成首付,七折利率的政策底线,在实际生活中已经是无计可循。银行执行的基本上是首付四至五成,然后利率是基准利率的1.1倍,而对于二套房来讲政策底线的六成、1.1倍,在实际操作中已经变形为首付七成、然后利率在1.2到1.5倍之多。那更重要的是,第三套房的这种净贷,在6、7月份其实曾经出现过一段时间的放松,所谓放松就是银行打了一个“认房又认贷”的擦边球,只认贷不认房。也就是说只要把之前的贷款都还清了,那不管你之前买了多少套房,他都可以认为你是第一套或者第二套,但是近期“认房又认贷”这个标准也是从紧地被执行,因此进一步加剧了三套房竞购的这种现象。
另外,二手房放贷的情况也是如此,前期审批通常一般要1-3个月。更重要是在审批通过以后,放款的时间也会根据银行的贷款额度差异而延后,使得二手房的买家经常处在无所适从的局面。一句话来概括,二手房的市场已经进入 “看得见而摸不着”的局面。
银行或放低心理预期
对于银行收紧放款政策,罗亚东认为有很深层次的背景上的原因:第一点就是宏观调控以来央行连续12次提高存准率,总共收紧流动性达到了4万亿之多,银行的确处于很差钱的状态,无钱可贷。第二对宏观调控以来有4次加息,这加息都是存贷款都是等额加息的,这样就是导致存贷款的息差变小,银行要为了获得更高的利益,必须要提高贷款的利率。
最重要的一点是,随着政策的深入,未来房价有可能下跌,给银行造成的一种心理预期,即房贷这个产品可能已经不是最优质产品之一了。那银行的贷款额度有像其他转型的趋势,比如一些经营性贷款、中小型企业贷款。
德佑专家表示,从客户群体来看,刚需性的客户由于贷款首付提高了,所以被迫将置业理想,从买大房到变买小房,买贵房到买便宜房,然后改善性的二次购房的客户,由于改善性的需求不是最为迫切的,现在首付要到七成了,利率要到1.5倍了,那么他去综合测算可能会减缓他入市的步伐或者就放弃了。最后对于投资型客户来讲,三套房是禁贷的,那么除了能够一次性付款的真正实力买家之外是无权入市的,但真正实力型能够一次性付款的买家往往面临限购令的约束。所以整个市场表现处在观望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