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发展,人口逐年剧增,为解决城市土地有限与人类对空间需求持续增加的对立矛盾,将城市竖向垂直发展,“竖向城市”的概念应运而生,融合商业空间、公共设施与住宅建筑,以达到更全面、优质的用户体验。
城市形态是指“一个城市的全面实体组成,或实体环境以及各类活动的空间结构和形式。”竖向城市形态则是将“平摊式”发展向“三维立体式”发展的转变。高效利用土地,将更多城市空间归还于自然与农业发展,保留土地原有的自然植被、生态环境,保持生物多样性,紧凑城市或是低碳城市的未来方向。
城市的竖向形态反映着该城市的形象、规模、规划状况、管理运行状况等,便也映证着城市实力。
本文整理了国内5家超高层建筑,以期共探“竖向城市”的规划发展模式。
恒深影联合大厦
华阳国际设计集团
恒深影联合大厦,坐落于深圳区域与产业转型的梅林-彩田片区,设计采用“垂直城市,空中客厅”的概念,拥抱城市快速发展进程,成为片区交通、慢行系统上一个精致、畅通的重要节点。

基于城市发展需求,设计在用地紧张的情况下,积极向城市打开,创造多层次公共空间,与城市交通系统多维相接,助力构建立体通达的城市交通系统。


整栋塔楼根据使用功能,分为商业裙房、归还政府的创新基地、研发办公三个组块。各组块以合适形态垛堞在一起,构成立体复合的“垂直城市”;组块之间植入绿化,成为“空中客厅”。一方面,错动的形体让建筑获得丰富的形态、灵活的空间关系,另一方面,由此产生的建筑和城市之间的得当距离,对城市空间也是一种积极的回馈和退让。

在裙房立面,项目则选用石材与发光晶体的组合,通过错位的肌理体现编织效果。质感深沉的石材既体现办公建筑气质,又能减少玻璃使用,从而降低对周边交通驾驶的影响。发光晶体不规则地嵌入石材之中,结合建筑泛光呼吸灯的效果营造动感的形象。
深圳城脉中心
KPF建筑设计事务所
深圳城脉中心在CTBUH2022全球大会上被评为“2022年中国建成最高建筑”、“2022年世界建成第二高建筑”,位列全球摩天大楼第42名。

塔楼设计从跑车进气口及飞机的气动设计中找寻灵感,从下至上逐渐收分,形成了修长挺拔的体量。塔楼四角对称的凹槽不仅强化了体量效果,同时也雅致的向天空延伸。

塔楼顶部延续了雕塑般的设计语言,利用塔楼角部的凹槽向上转折并延伸,将女儿墙设计完美融入到了塔楼体量中,形成了一个通透的冠顶,消融在天际之中。塔冠在夜晚煜煜生辉,在大深圳的天际线中显得格外耀眼。

388米城脉中心,不仅是深圳一张气势恢宏的新封面,更是深圳这座城市,对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的有力回应。目前已全面启动招商,将吸引全球优质产业、知名企业、精英人才汇聚于此,全面释放城市封面的价值,成为城市发展的又一驱动力。
上海中心
gensler建筑事务所
上海中心大厦以632米的高度刷新了上海天际线,它融合了中国的自然环境和文化底蕴,将上海这座传统城市的丰富内涵以垂直的形态重新诠释。上海中心大厦以流畅而创新的建筑语汇,道出了我们可以如何以坚定的力量和独到的巧思,成就人类社会和大自然之间的完美和谐,并藉此激励人心和丰富他们的生活。

上海中心是一座垂直的城市建筑,由九大分区组成,每12至15层为一个分区。每个分区都形成一个多功能的社区,满足用户的日常所需。


创新的空中花园,使上海中心不同于以往任何一座超高层建筑。通过强调公共空间,在空中大堂设置文化、商业、餐饮等配套设施,上海中心大厦提供了全新的超高层建筑生活和工作体验。

©️Connie Zhou
该项目还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可持续高层建筑之一,采用各种绿色技术和策略展现了对于城市环境的承诺。Gensler设计中的一个核心元素,是包裹建筑的双层透明幕墙,减少了制暖和制冷的能源消耗。建筑设计充分利用最先进的节水措施、高效建筑管理系统和提供大厦部分能耗的发电系统。
天津周大福金融中心
SOM&ECADI
有“北方之钻”之称的天津周大福金融中心地理位置优越,位于国家级新区天津滨海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内。

©️赵创雄
项目设计包括1栋97层、530米高的集办公、服务式公寓及酒店为一体的塔楼,以及兼具餐厅、健身中心、宴会厅及地下停车库功能的裙房。建成运营后天津周大福金融中心将基于多元化业态,打造全新的商务服务和未来生活体验,构建引领天津滨海新区经济发展的新型商业引擎。

天津周大福金融中心塔楼的建筑表现形式和设计灵感来源于艺术和自然中的流体几何造型,与雕塑形式有异曲同工之妙,优化了结构跨与各主要功能外围之间的关系。同时兼顾与周边建筑及环境的关系,圆形转角的阴影投影面积相较方形转角有很大的减少,将大体量的超高层建筑对周边环境的阴影影响降低到了最小。

©️张杭洪
该项目还采用了各种高性能及绿色环保的设计手法,未来能显著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用水量及高峰期耗电量,大大减少建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垂直森林城市综合体
博埃里建筑设计事务所(中国)
居然之家黄冈垂直森林城市综合体占地4.54公顷,由五座塔楼组成(包含两栋住宅塔楼),项目包含的五栋塔楼引入“垂直森林”概念,形成了一个集住宅、酒店和大型商业空间为一体的新型绿色综合体,能够满足不同个人、居民和游客的日常需求。

©️Stefano Boeri Architetti China
这是一种新型的垂直森林,结合了开放式和封闭式阳台,塔楼外立面采用悬挑元素,结合阳台空间打破建筑的规整性,也为植物的生长提供了一个富有层次和变化的平台,使得树木和灌木的存在更加突出。也是树木与与立面的设计完美契合。


建筑外立面种植了选自当地树种中的404棵乔木;2408平方米的多年生花草和沿阶草 Ophiopogon bodinieri、佛甲草 Sedum linear、金边麦冬 Liriope spicata等攀援植物。每年将会吸收城市中22吨二氧化碳,产生11吨氧气,已成为湖北省黄冈市中心的地标性建筑物。

博埃里建筑设计事务所中国合伙人、总经理胥一波博士评论道:“黄冈垂直森林城市综合体的建成是博埃里绿色理念在中国实践的一大步,它的成功令人欣慰。我们希望有一天每个人都能在自己私人领域而非只在公共建筑中接触到垂直森林。住宅中的垂直森林,会从根本上改变未来城市的景观,改变人们对未来生态生活的期待。”
传统的竖向规划更偏向于工程导向,作为城市规划序列的重要内容,现今更应兼顾生态、景观、美学、城市等整体融合,有助于城市韧性承载能力,发展绿色低碳理念,实现城市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