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居空间中,什么样的光利于儿童用眼卫生、预防近视?
在办公室中,天然光与人工光如何配比,能在提高绩效的同时保护生理和心理健康?
在没有天然光的特殊空间中,如何利用人工光模拟自然感受并关注视野特性,从而维护稳定的生物节律?
5G时代到来,可缓解驾驶疲劳、改善乘客乘车体验的光环境如何呈现,并为汽车设计赋能?
……
伴随照明设计与光环境越发受到重视,从城市到乡村,从街道到建筑,从公共场所到私人空间,“光”正在成为热门话题且备受关注。
在毗邻清华大学的一处安静之所,新近落成的 “建筑光学实验室”正在准备为上述问题寻求解决方案,并积极向多个跨界领域分享研究成果。
![1 2.JPG](http://zkuyoucai.dichan.com/ueditor/net/upload/image/20220226/6378147753593156849681425.JPG)
![2 2.JPG](http://zkuyoucai.dichan.com/ueditor/net/upload/image/20220226/6378147753625971183880953.JPG)
建筑光学实验室 向光而生
2022年2月25日,筹备两年的“建筑光学实验室”正式举行揭幕仪式。它既是一座设计工作室,更是一座围绕着光而存在的超级实验室。
这座实验室由一所旧建筑改造而来。在设计改造阶段,实验室建筑对智能化监测和调节、光环境、热环境、自然通风、能耗等方面进行了专项研究,并在建成后实现满足办公及实验功能的同时,带给使用者更多生理和心理上的舒适,以及对环境更小的负担。正是因此,建筑光学实验室一经落成,便斩获2020主动式建筑奖(Active House Award)中国区卓越奖。
![3 2.JPG 3 2.JPG](http://zkuyoucai.dichan.com/ueditor/net/upload/image/20220226/6378147757841787657134857.JPG)
实验室将展开一系列关注人与健康的实验,实验的核心围绕建成空间的光环境,使之自然友好,对人身心有益是终极目标。
![4 2.JPG 4 2.JPG](http://zkuyoucai.dichan.com/ueditor/net/upload/image/20220226/6378147759663668567736050.JPG)
现场揭幕仪式由建筑光学实验室负责人,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张昕教授主持,由照明学会、学校代表、合作方代表,以及各方媒体代表共同见证。在张昕教授的导览中,来访参观者对此研究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引发了积极讨论。实验室以人为本、灵活可变、朴实普适、不断进化的空间设计理念逐步清晰。
目前,实验室正在进行多个维度的“人因实验”,包括中冶置业儿童房健康照明实验样板间,丰田基金车内动态节律光环境研究实验驾驶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办公空间中天然光与人工光的配比研究实验间等。
多方助力 探索面向未来的照明设计
什么是理想的光环境?什么是适应当下又面向未来的照明设计?建筑光学实验室正是利用专业手段和研究方式,试图为很多问题寻找最佳答案。进一步介绍中记者了解到,实验室由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和惠州市西顿工业发展有限公司合作共建,双方也同时在推动多方面、多层面以及跨领域、跨学科的联合——聚合多方力量,建立光环境研究体系,建筑光学实验室做出了大胆而积极的尝试。目前,该实验室定位于为建筑光学的教学、科研、设计,以及为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西顿照明等机构各相关领域的实验提供多变、好用的施展空间。
![5 2.JPG 5 2.JPG](http://zkuyoucai.dichan.com/ueditor/net/upload/image/20220226/6378147762560836338986391.JPG)
谈到建筑光学实验室的具体实验方向,不能不提该实验室的创办宗旨:在建成环境的整体框架内,开展与人的任务绩效、视觉舒适、节律健康相关联的光环境研究;以人因工程学的研究思想和方法为指导,以视觉/非视觉为主要研究领域,依托生理测量、绩效测量与心理测量数据,开展跨感官通道的循证研究与设计;依托建筑科学,促进与医学、公共卫生、汽车、船舶、工业工程、心理学等学科的交叉融合。
![6 2.JPG 6 2.JPG](http://zkuyoucai.dichan.com/ueditor/net/upload/image/20220226/6378147764242086169115830.JPG)
民生,健康 建筑光学实验室揭幕关键词
导览过程中,张昕教授带领参观了实验室内部场地。值得关注的是,实验室关于对儿童房间照明的实验,力图研究利于孩童健康的学习、阅读、生活成长的光环境空间。另外还有地下空间的自然光环境模拟,办公室采光照明综合策略,车内动态节律光环境研究等,这一些系列的实验研究都以人为本,解决民生问题,从关注人类生活真正需求的实践出发。
透过张昕教授的现场演讲,实验室的成立初衷和使命受到各方认可。“传递光为人类服务的生活方式”,张昕老师表示:“自己身上肩负着重大责任,将努力实现大家对未来的这些想法,不负众望。”
![7 2.JPG 7 2.JPG](http://zkuyoucai.dichan.com/ueditor/net/upload/image/20220226/6378147767038962246538343.JPG)
张昕教授在揭幕仪式中进行实验室导览
当天出席揭幕仪式的嘉宾包括:中国照明学会理事长刘正雷;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杨旭东、建筑与技术研究所所长宋晔皓;中国照明学会监事汪猛;西顿照明总经理陈实;中冶置业集团设计研发部部长夏洪兴;中国船舶工业综合技术经济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周晓易。因公务未能到场的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张利教授送来视频祝福。
中国照明学会理事长刘正雷在致辞中表示:很高兴接到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和西顿照明的邀请,与这样一个凝聚了设计新思维,引领照明科研新动向的光学实验室美好相遇。
中国照明学会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所属全国性一级学会,推动和支持照明学科的建设是学会义不容辞的工作。今天,看到张昕教授对实验空间投入的心血,对照明研究孜孜不倦的追求,以及带领行业突破天花板的决心,备受感动。同时,也看到以西顿照明为代表的行业领军企业在支持着未来照明的科研,形成多领域的跨界合作,大家在光和照明这个交叉点找到了共鸣,这无疑对照明行业的良性发展开拓了想象空间。
![图片2.png 图片2.png](http://zkuyoucai.dichan.com/ueditor/net/upload/image/20220226/6378147786803510112019455.png)
嘉宾合影。左起:西顿照明市场系统CBO徐长财;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与技术研究所所长宋晔皓;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杨旭东;中国照明学会理事长刘正雷;西顿照明总经理陈实;中国照明学会监事汪猛;中冶置业集团设计研发部部长夏洪兴;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党委副书记/建筑光学实验室负责人张昕
要鼓励所有照明行业产业加大理论研究、科技研究的投入,更好地发展中国照明,加大理论科技的研究成果,特别是尖端的,核心的保护制度。目前中国是全世界照明大国,但照明研究滞后于照明需求。如何使照明大国走向照明强国,需要先进的照明理论,照明科技的支撑。这也是当前国内照明行业面临的一大问题。不仅要在照明科技上加强力度深度,同时照明科学和人文科学要结合起来。预计今年九月将在广西南宁举办中国照明学会,中国南宁国际照明展,希望大家能积极响应,光临展会,为中国照明增光添彩。
![9.JPG 9.JPG](http://zkuyoucai.dichan.com/ueditor/net/upload/image/20220226/6378147794715131052618905.JPG)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张利在视频致辞中谈到:能够一起见证张昕教授的建筑光学实验室的成立令人振奋,张昕是我国当代建筑与城市照明领域领先的学者和实践者。通过脍炙人口的作品和独具创新的研究,把照明艺术和技术良好的结合在一起。西顿照明是我国照明行业的引领企业之一,不停的通过科技创新与工程实践,提升照明民族产业的竞争力,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在张昕教授和西顿照明的共同努力下,建筑光学实验室一定会实现新的突破,一定会带给我们的城市,我们的学科新的惊喜。祝今天的成立大会圆满成功!
![10.png 10.png](http://zkuyoucai.dichan.com/ueditor/net/upload/image/20220226/6378147798872642416216325.png)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杨旭东的致辞提到以下几方面:
首先要感谢中国照明学会和西顿照明对实验室的支持。西顿照明无私的支持,是企业对国家对科学的回报,也是一个企业的社会责任感的体现。
建筑学院一直支持各类型的合作和科研,包括跟企业的合作,到目前已经建立十多个类别的科研合作平台,囊括国家政府和社会企业工程项目。今天的实验室其中有很多部分是张昕教授跟西顿企业的联合建设。希望实验室能够做出学术和企业的一个真正联赢。
从学校教育角度,希望实验室能够产生更多的学术成果。照明其实是整个建筑环境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影响到各个方面,人体感受,工作效率,甚至健康。建筑照明也是城市亮化消耗特别大的部分。未来在建筑照明上,如何降低耗能,怎样在照明领域里能够挖掘出节能潜力,对国家实行双碳政策也有重大作用,很多方面还值得深入研究与发展。我们的研究还面向一个更重大的领域就是人因工程学。其实它关注的是人体的健康问题,比如实验室驾驶舱的视觉效应和非视觉效应,地下暗室的照明需求。所以我们特别期待实验室能在人文感受方面真正的有所突破,在未来不断地研究发展过程中,能够真正的解决民生需求问题。一起静待实验室能够开花结果。
![11 2.JPG 11 2.JPG](http://zkuyoucai.dichan.com/ueditor/net/upload/image/20220226/6378147801741404004551218.JPG)
西顿照明总经理陈实先生在演讲中说到:“张昕老师在健康智能、军事科技、交通枢纽等方面正在按照设想稳步的推进研究。实验室成果远超出了预期,感动于张昕教授严谨的学术追求,和不折的探索精神。张昕老师站在行业和国家的民生科技高度来做这件事很有意义。总书记讲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是我党的奋斗目标,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体现在居住和工作的空间,光作为空间的媒介,让这个空间有生命有灵魂。清华大学承担着国家和民生的课题,把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希望,变成一个美好的画卷,而西顿照明就是这个美好画卷的神笔马良。希望西顿照明和张昕团队在学院的领导下,把清华大学科研的实力和企业技术结合,共同努力创造出更多成果。”
![12.png 12.png](http://zkuyoucai.dichan.com/ueditor/net/upload/image/20220226/6378147804691786699472136.png)
可以想见,未来建筑光学实验室的多方面研究成果,将有望引领公共空间与人居场所的光环境向更健康、更人性、更自然的方向发展。
延伸:建筑光学实验室斩获2020主动式建筑奖中国区卓越奖
建筑光学实验室(Architectural Lighting Lab Sponsored by CDN)项目为旧建筑改造,旨在通过建筑更新,将原有不适宜工作、生活的环境改造为设计工作室和光学实验室两大功能并存的办公楼。同时,为实现主动式建筑的目标,该项目在设计阶段,对建筑的智能化监测和调节、光环境、热环境、自然通风、能耗等方面进行了专项研究,以求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同时,带给使用者更多生理和心理上的舒适,以及对环境更小的负担。建筑设计也在追求适应性、适变性、开放性等方面采用了多种设计策略,在功能和主动性之上,进行更深一步的探索,期望成为合理、合情、更合乎未来发展趋势的主动性建筑。
![13 2.JPG](http://zkuyoucai.dichan.com/ueditor/net/upload/image/20220226/6378147807774607138122236.JPG)
![14 2.PNG](http://zkuyoucai.dichan.com/ueditor/net/upload/image/20220226/6378147808649607341115728.PNG)
![]()
由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张昕工作室设计督建,西顿照明提供资金和产品支持的“建筑光学实验室”项目斩获2020主动式建筑奖(Active House Award)中国区卓越奖。
设计理念详解
初衷——克服传统实验室研究的局限
多数以人为对象的照明研究,在传统实验室内严格控制变量的全人工光条件下进行,远离真实情境,从建成环境的心理层面,和日常截然不同的环境会使被试做出与真实生活中截然不同的行为,导致传统实验室研究的偏差。
原型——电影棚+车间
考虑到传统实验室的局限性与已有研究的不足,新的建筑光学实验室由影视拍摄空间改造而成,可为各类实验创造接近真实的情境,并尽力囊括天然光曝光累积、空间光分布、动态照度与光谱、被试控光等各类有待重新解释的光干预要素。实验室的空间组织模式参考工厂车间,班组工人(被试)与生产管理(主试)融合布局,工作空间与实验空间如同不同的生产班组,可灵活组织在实验中庭周围。换句话说,被试可以想象成自己正在一间公司上班,日常工作的办公人员看起来也仿佛正在做实验。
![15 动图 2.GIF 15 动图 2.GIF](http://zkuyoucai.dichan.com/ueditor/net/upload/image/20220226/6378147811712598052120369.GIF)
适变——灵活的空间和照明
北侧主实验空间采用模块化设计,以满足不同类型的实验需要。实验室间均设置移动门系统,可模拟办公室、会议室等不同大小和功能的真实空间。天花采用统一模数的模块化吊顶,每块吊顶均可更换为同尺寸的可调光面板灯,适合进行各类模拟真实场景的实验。
出于照明实验的目的,局部隔断、遮阳和照明均设计为可调节的形式。 中庭配备了电动遮阳和升降天花,北侧实验室设计了智能天窗和活动隔断,可以用来模拟现实生活中的典型空间。在遮阳和照明控制系统一起工作的情况下,可获得任意混合比例的天然光和人工光。另外,使用彩色光的区域,还可以进行相应的照明与情感的实验,以满足未来的多种需求。
![16 动图 2.GIF](http://zkuyoucai.dichan.com/ueditor/net/upload/image/20220226/6378147814973529904725830.GIF)
![17 动图 2.GIF](http://zkuyoucai.dichan.com/ueditor/net/upload/image/20220226/6378147815007901116452775.GIF)
进化——面向未来的自我更新
在测试灯具,或是在利用空间进行光学实验的时候,建筑会呈现不一样的面貌。在测试舞台灯具时,图案灯悬挂在升降天花上,在白色的扶手上投射出动态图案,不同类型的染色灯将浅色墙面染成不同的色彩。空间和照明设置了多种模式以适应宴会,会议和表演等活动。为模拟各种真实空间进行实验,装修搭建的工作不曾间断,建筑在诸如此类的实验中不断改头换面,以期这个空间能不断进化,适应未来的发展。
![19 2.JPG](http://zkuyoucai.dichan.com/ueditor/net/upload/image/20220226/6378147820057514743230657.JPG)
![18 2.JPEG](http://zkuyoucai.dichan.com/ueditor/net/upload/image/20220226/6378147820076263859472461.JPEG)
项目信息:
用地面积丨255.84 ㎡
建筑面积丨511.68 ㎡
设计单位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合作单位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惠州市西顿工业发展有限公司
奖项荣誉丨2020 Active House中国区竞赛专业组Active卓越奖
图片版权丨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同原照明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