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连廊位于布拉格化工大学内,项目尊重了场地的历史,将两栋原有的建筑精准地连通了起来。这两栋教学楼是由建筑师Antonin
Engel于1936年设计建造的。按照Antonin
Engel最初的设计,两栋建筑之间应由一座巨大的砖砌连廊相连,连廊结构由拱券与柱子支撑,可惜的是,这个设想在当时并未实现。2017年,布拉格化工大学举办了设计竞赛,力邀建筑师们完成Antonin
Engel将两栋教学楼连接在一起的最初构想。教学楼现由两座轻型玻璃连廊连接,连廊的几何形态宛若水晶晶体。三维网格化的钢管结构确保了连廊的稳固性,并彰显出两栋历史建筑之间的张力。连廊的截面由矩形逐渐转化成六边形,象征了有机化学中的苯核。水晶状的外观为连廊带来了雕塑般的质感与轻盈感,与古典式的建筑形成互补与鲜明的对比。连廊的混凝土构造柱完全隐藏在建筑的历史立面下,这种设置,使两座几乎透明的连廊仿佛漂浮于24米宽的公共街道上方。全新的玻璃连廊将成为信息交流技术(ICT)的代名词,展示出捷克领先的化工大学活跃的内心世界。
两座连廊均由简洁的桁架结构组成,并由钢筋混凝土构造柱支撑。作为项目与原有建筑的连接点,这些混凝土构造柱均隐藏在建筑的立面之下。构造柱的底部坐落在建筑的地基上,与建筑的立面融为一体。钢结构上加固的对角线,既作为拉杆又作为压杆,使连廊的中部可以稳固地浮于空中。连廊的表面由带有密封接缝的双层隔热玻璃构成。上部的天花板在加固结构的同时,有效地为内部空间提供了遮阳。底部的混凝土楼板减弱了连廊整体结构的振动。此外,连廊两端还带有可自动开启或关闭的玻璃门。连廊的钢结构作为超大型装置,被一次性运载至安装现场,在运输的过程中,势必对当地的轨道交通造成影响。因此,整个运输过程均在深夜有轨电车停运时完成。在运载到现场后的几个小时内,该超大型钢结构便由一台载重40吨的移动式起重机安装在支撑结构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