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红墨斗奖开赛,中国设计如何代表中国之美?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院长娄永琪说......

新浪地产设计

6373060338261778691936684 (1).jpg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和文化自信,越来越多的“中国设计”惊艳世界,我们对中国文化的自我认同和对生活之美的追求也愈发地强烈。


  刮遍全国的“新中式”风下,文化回归呼声高涨,形式上的符号化正在转型为新东方精神的投射,国人生活方式、文化载体以及市场需求的有机结合将成为设计师新机遇。



6373060341630622866112543.jpg



  7月10日,红墨斗中国住宅设计大赛在上海启动,并在线上正式官宣。本次大赛是由新浪地产、方太幸福家、红墨斗组委会联合发起的一项针对中国住宅设计的年度设计赛事,集结国内外顶尖设计力量来演绎中国文化之大美。



微信图片_20200720104919.jpg



  红墨斗将为什么选择中国文化之美做主题?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院长、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院士娄永琪在大赛启动仪式上讲了三个考量。



  “新中式”能涵盖中国的生活之美吗?


  首先,从历史角度,不论中国还是世界其他地区,家居永远是当地文化和美学很重要的载体,包括中国传统文化中器物的文化、历史传承,各种各样的书法、绘画、文帛在家居中的集中体现。当下,中国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娄永琪认为需要考虑中国人的生活方式,迫切需要找到自己在文化层面的归属。


  纵观历史,中国强大的时候,往往都是心态开放,胸怀“天下”的。譬如盛唐气象,很大一部分就在于文化上的“兼容并包,博采众长”,羌笛琵琶,胡服高髻,只要是好东西,都不妨持“拿来主义”的态度。后来这些“舶来品”居然都纷纷纳入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之中。


  当今来看,中国生活美学的现代演绎,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欠缺一些想象力。虽然“新中式”运动刚刚起来的时候有它的现实意义,但是仔细了解后,我们会发现新中式有一个特点,大部分是中国明式的家具加上现代风格的演绎。如果不是内行,大家对新中式家居品牌可能分辨不出是不是真的中式,某种角度上,这可能是一个问题。新中式的提法很好,但现在的新中式能不能涵盖中国的生活之美,是需要思考的。



  我们怎么看待世界,又怎么看待自己的文化?


  世界上最出名的华裔建筑设计师贝聿铭,在设计苏州博物馆新馆时曾经拒绝了使用传统苏州园林“瓦顶”的建议。当时贝聿铭一针见血地指出,现代建筑用瓦顶无异于“穿西装戴花翎帽”,并提出了“中而新,苏而新”的理念。


  如何将中国之美的思考置入一个更大的场景?谈中国之美并不是局限地把中国和世界割裂,而是希望更好地联结,用全球的眼光再看中国,这不完全是中国人的事情,也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贡献。因此,红墨斗奖的主题在发现中国之美后面又加了一个小的注解,希望可以找到中国之美的大象。气象万千乃至大美,找到中国之美的千姿百态,外化于形,内化于心,不仅仅是在形式上可以传承,更重要的是让更多的人心得以安宁。


  寻找中国之大美和大象,虽然没有必要特贴“中国”标签,但是作为中国人群体对世界文化的贡献,是客观发生的。


  设计人首先要深度去理解我们这个国家和这个世界,只有用世界的眼光看我们自己,才能看得真切;其次必须用积极开放的心态,用好时代赋予我们的机会,应对在这个时代所面临的挑战,解决这个中国和世界的问题,“中国设计”是在众人无数的切实行动中逐步建构和显形的。


  应该采取开放的心态,比建立和发展一套“自己”的体系更为重要的是如何提炼和总结中国智慧和中国做法中优秀和适用的部分,择其善者而用之,进而推而广之,与其他文化中的优秀者一起给这个世界的发展做出贡献。比“东风压倒西风”更为重要的是费孝通先生说的“各美其美,美人所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面对未来,新冠疫情以来让大家对未来的家居产生了非常多的想象空间。甚至有部分公司已经宣布未来员工可以永久性居家办公,家居将会承载更多功能和可能性,技术等潜在的需求可以得到更好的满足。



  报名通道


  2020中国设计红墨斗奖已经正式启动,请带着你独到的视野带我们一起探索发现“中国之美”。报名通道请点击下方图片或扫描二维码。



6373060429118615054733304.jpeg

000000
分享中心
  • 新浪微博
  • 微信好友
  • 朋友圈
  • QQ空间
  • 点击关闭分享
    相关文章
    设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