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DE《建筑人er》No.2
第二期《CADE建筑人er》直播视频栏目将于3月20日(星期五)准时开播。直击武汉前线!连线中南院,探秘“雷神山”。
雷神山医院的手绘画廊火了,医护人员通过画笔勾勒风景、描绘美食、规划旅行、记录抗疫点滴,用爱和乐观鼓舞着彼此坚定信心。
时间倒退回2020年的除夕,我们一起来回顾,在武汉肺炎疫情集中爆发的时候,这座撑起数万人希望的“安全岛”如何与时间竞速,创造基建奇迹。

分秒必争
1月20日24时到1月23日24时,武汉确诊病例激增,从258例几近翻倍到498例,医疗救治系统饱和,救治供给紧张。
1月24日中南建筑设计院临危受命,25日中午即需汇报设计方案,24日20:30踏勘场地,22:00集中讨论,23:00开始设计,12个小时完成设计方案。
1月25日武汉市宣布建造武汉雷神山医院。
1月26日雷神山医院完成建筑总平面、6个护理单元的基础图以及水电总图,并已提供施工单位开始施工。
1月29日雷神山医院完成全部电力配套工程建设。设施采取双电源四回路供电方式,将极大地提高医院的供电可靠性。
2月5日武汉雷神山医院项目进入最后施工阶段,主体建设已经完成,施工进入冲刺阶段。
2月8日武汉雷神山医院正式交付使用,当晚即收治首批患者。
2月18日武汉雷神山医院首例治愈患者出院。
12小时设计方案定稿,60小时实现全部通电,15天交付完工正式投入使用,8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2个病区、1600张床位、可容纳2000余名医护人员。在逾万人分秒必争的努力下武汉雷神山医院拔地而起,为抗疫战争托起新的希望。
知难而进
1、协调深化
在建筑方案的设计过程中,会存在各种调整和变化,多方配合深化图纸:涉及到医疗救治的专业性需求,需要与医疗工艺设计及施工单位沟通配合;牵扯到选材、选设备、用量等材料资源的使用,在资源制造紧张的情况下,需要很多单位一同协调商定才能确定最有效的实施方案。施工图纸一改再改,最高频次时施工图纸一天内修改了9次。
2、疾建而立
医技楼和病房是雷神山医院的建设核心,单医技楼就包含13栋建筑单体,体量是火神山的三倍,于是项目指挥部迅速决断:采用工业化建造方式建立医技楼主体结构,即以钢结构搭建医技楼“骨架”,复合板材拼接构成“肌体”,最后穿插机电管线打通“血液循环”。相比混凝土的传统建造方式,提升了6到7倍速度。
3、尽善尽美
医技楼的四大核心:ICU病房、负压检验科、手术室和三个CT室。作为治疗患者的核心区域,极尽严苛的洁净度、密闭性等指标要求,是防范病毒泄露,确保安全救治的重要屏障。最终验收时,雷神山医院ICU病房成功达到了十万级洁净度,手术室达到了万级洁净度超高标准,负压检验科也轻松到达验收标准,整个医技楼内“负压新风系统”在验收时超过检测标准3倍。
本期CADE《建筑人er》力邀武汉雷神山医院的主创设计师、工程师,在武汉前线为大家揭秘雷神山医院规划、排水、供电、负压隔离病房等环节的解决方案,探讨装配式体系在应急建设中的应用策略。
直播时间:2020年3月20日星期五20:00

识别海报二维码进入直播交流群
直播邀请达人还有更多“战疫”福利
直播前期和直播中,欢迎大家向行业人士或好友分享课程,在活动结束时,邀请榜排名前8名的听众将获得特别“战疫”奖品,直播活动结束后,我们将以顺丰快递方式寄出给您:

75%酒精消毒湿巾(80抽)+免洗抑菌酒精洗手液(52ml)
在特殊时期,CADE博览会诚挚提醒大家做好防护,安全第一。也希望疫情尽快结束,我们在CADE2020与大家再相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