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不是消遣娱乐,而是激情澎湃的事情。它丝毫不逊于爱情和人生抱负”——法国哲学家和作家,拉布吕耶尔

一、为何会产生写“高古范儿”家居的念头呢?
实际上是被催生出来的。有人在拍卖了买到很多明式古董家具,都藏在仓库里,觉得有些浪费;有人收藏当代艺术,慢慢地开始对中国古美术或传统工艺品产生了越来越浓厚的兴趣;有人买了很多意大利家具,不知道如何将中式的生活和现有房屋结构结合在一起,达到“国际化”,“和谐融合”,有“高级感“,有“文化”的最终居住效果。这些问题大多数是不同设计师需要用户和设计师投入大量时间精力定制方案,OBJEKT 境界杂志及国际版在这一领域继续积累了30年,从法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美国,探访或者总结出来一些精彩的项目案例,业内神级人物的生平和特点,经典艺术及古董单品等杂糅在一起,边展示,边分析,边总结地介绍对艺术,古董,家居设计有兴趣的爱好者。希望大家和我们一路走下来,可以收获属于自己的宝藏。

二、为什么叫高古范儿家居?都有什么特点?
直面上说,是“高级的”,“古意盎然“,具有禅意的家居风格。
有些媒体称之为“极奢赤贫范儿”, 这也是种说法。更有一种逐本溯源的叫法,并且植根于中华文化的土壤之上,我们觉得这种家居风格可以叫“高古范儿”。为什么呢?
首先,这种家居风格的引领者竟然是来自于两位国外最有名的古董商,来自比利时的Axel Vervoordt (同时也是个室内设计师)和来自美国纽约的安思远(Robert Ellsworth)。由于战争等历史原因,国外的中式古董在官方和民间的储备很足,也许是出于真心的喜爱和暴利驱使,两位古董商将亚洲古董尤其是中式古董作为他们的毕生经营的事业,著书,做展览,开展厅等积极地将中国传统文化以古董的形式,持续地融入到西方博物馆及精英阶层中,占领了西方文化巅峰的一席之地。这两位也与一般古董商不同的是,除去经营单独的藏品,他们对生活起居也都有独道的见解和手法,与古董或者当代艺术品优雅共居,Axel 本人还是个室内设计师。从二十多年前开始,Axel 就在比利时自己的城堡等空间,360度体验式的生活方式推广方式就引起了专业和欧洲精英阶层的追捧,并在威尼斯双年展期间的进行了长达10年五个不同主题的展览(只参加艺术那年,所以是10年做了5次展览),作为自己美学和价值体系的持续地,体系化的输出。这是我们可以认真学习借鉴的部分。

Axel Vervoordt与当时的巴黎市长后为法国总理的希拉克(Jacques Chirac)介绍 Hatcher Cargo(一艘装满中国外销瓷的沉船,后被另一艘船的Hatcher船长率领船员打捞上来后,该船瓷器由此获名),1984年,巴黎大皇宫双年展

威尼斯双年展期间的展览,平行进行的 Axel Vervoordt 十年展览的收官展览,“直觉Intuition”,2017 年,福图尼宫(Palazzo Fortuny)
另外一位业界吸金能力最强的古董商,安思远,其所藏的古家具、中国书画、碑帖、文房等艺术品均属馆藏级文物。安思远从19岁开始为一家经营陶瓷的古董店工作,并由高人带领入行入道。他勤奋好学,学习中文,也曾多次来访中国,他大胆果断,购入或者捐赠都曾惊诧旁人,1996年就携宋拓四卷《淳化阁帖》来到北京,在故宫博物院进行了展览。并在中国举办重要的展览。在家居方面,安思远生前经过系统的梳理研究后著书立说, 《中国家具:明清硬木家具实例》(Chinese Furniture:Hardwood Examples of the Ming and Early Ch’ing Dynasties)。这是一部开创先河的著作,与王世襄老师的《明式家具珍赏》一起,使得中国家具在西方世界中进入学术研究领域,同时也成为收藏的重要品类成为业界的标杆。他在纽约第五大道 960 号的公寓的居所里,22个房间里装满了琳琅满目的古董,每天接待如洛克菲勒三世夫妇等贵客不绝,引领了大量全球政要豪门明星学者的跟随和购买,并伴有国际顶级专业拍卖平台的认可,流传有序。安思远身后的个人藏品系列由佳士得拍卖以约合人民币8.16亿元,刷新四项世界拍卖纪录 ,“亚洲艺术教父”的称号名不虚传。

虽然在西方亚洲艺术有更大的收藏家,比如美国的赛克勒家族,不仅在美国本土,在海外也进行系统化投资建设家族同名的艺术及其他的机构,例如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的捐赠人,但最精彩的艺术和中式古董共居的室内案例反而来自于像Axel vervoort 和安思远这类更关注个人行为的古董商。毕竟,私人收藏在高度“私人化”的时候,才是最有意思的一件事。
其次,“高古”一词来自古董收藏界的特别的一类藏品----高古玉。高古玉多为帝王皇家达官贵人用玉,从用料、制作工艺、文化气息上有着厚重深奥的内涵。中华民族是龙的子孙,玉龙作为帝王独一无二的配饰最早出现在三千多年前的西周(公元前1046—公元前771)早期,天子将玉龙戴于胸前以示威仪。

红山玉猪龙,距今7000年
“西周,出天子,制礼仪,次序天下,对古老的龙,也要具体的形象化。此龙,选用奇特玉材,集众物形态之灵形,采用阴线,斜刀技法琢成。刀法娴熟,一气呵成,随光变化奇幻无穷。”
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家居。什么才是适合当代国人的高雅生活方式及家居呢?
世人常说,唐宋在日本,大明在韩国,大清在中国,民国在台湾,有一种被各界风雅人士追崇的风格和国际化生活方式,充满了文化感和艺术感的同时又不乏人间的烟火气。
高古范儿家居有着“无古今,无国界。古今中外,兼容并蓄“的特点,不拘泥于某一种中式或者国外的风格,也不介意古代经典或者当代艺术的混搭,将藏家本人的积累,审美与情感外化于室内空间,古董,艺术品,精品的家居元素,最关键的是主人国际化的视野和经历,良好的品味,让家中充满艺术的气息与生活的乐趣。
三、高古范儿家居的三个“门槛”
在生活中有几件艺术品或者古董点缀,和与古董生活在一起是不同的重量级的存在。
高古范儿家居的环境里几乎每一件单品都有出处,暗含着主人的用意,展示着主人在物质或精神层面的追求和积累,以器物达到无声胜有声的境界,是别样的一种低调奢华有内涵。
所以这种家居风格有三道“门槛”:
第一,就是空间主人自有一套成体系的古董和艺术品收藏,哪怕有些是复刻的器物,因为喜爱所以更愿意朝暮相处,不求多,但求精。
第二,最好有一所大房子,200平米不嫌小,2000平米不嫌大,有4米以上挑高天花的别墅为最佳,或者城市中的公寓起码200平米以上的拥有优质布局的空间。在比这个小的空间里直接罗列和堆砌古董也有可能,有些特别的藏家天花板上挂上珍贵的画和床下都放满了价值连城的宝物,这些属于个案,不是普遍现象。由于高古范儿是非常优雅的家居类风格,我们还是要更多地讨论如何在空间里将艺术品和古董舒展开来,摆放布置地雅致而有品位,比较从容。其实,没有大房子的读者也不用担心可以继续看下去。国人常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小到一个书房,大到整个空间,其中总有一隅可以打造称成为你理想中的遁世绝美小天地。
第三,高古范儿的空间的使用者或者设计师需要有着开阔的国际化视野和丰富的出国考察体验的经历。如同前文所述,这个风格的最精彩的多数项目,到目前为止,以国外的收藏家,古董商,大设计师的自住居所或者设计的项目为主,而设计是非常注重体验的,喜欢这一风格的人们会处于对文化和艺术长久的浓厚兴趣,不自觉地为了某个特别的展览或者拍卖而经常在全球游走,为自己喜爱的项目或者器物腾出时间,精力,财力等各种投入。
几千年如过眼云烟,推时至今而放眼世界,只有中国人对玉器有着跨越千年的无以复加的喜爱。为什么呢?玉器,暗含着中国脉搏中最根本的国民性,隐忍,中庸,和合,坚韧。可见,以古玉收藏中的“高古”一词来形容此类家居风格,可以从一个侧面表现中华悠久文化的传承及对顶级品质的孜孜追求,与古为舞,境界高远,从另一方面说,为探索下一代引领国际风向的全新中式家居风格打下了良好的文化基础。
四、顶级高古范儿家居赏析 - 极简中的无色无相
高古范儿家居里,高手如 Axel,以日式美学中的“侘寂”(wabi sabi)为美学基石,将中西方的哲学,美学,玄学融为一体,能用中性的颜色和极少的器物,寥寥几笔,就能勾勒出苍劲清秀的大家风范。
这一种洗炼过的沉淀美,但同时也是一种打破常规和抽离出主流的高屋建瓴式的思维方式。


Axel Vervoordt 为著名演员 Robert Del Niro 设计的Greenwich酒店,纽约TriBeCa

Axel Vervoordt 与 Robert Del Niro
这些空间的主人们,无不寻求朴素抱拙中的真实,在明显使用过的外表不完美中流露出的内在美。这种美更能和自然和谐相处。想要到达这种境界,有几个侧面超出常规室内设计的范畴,但确实值得借鉴的,拓展思维的广度和高度。



首先,空间的属性扩展出更大的范围。正如 Axel Vervoordt 认为空间先是自然界的空间,之后才属于房子的主人。对自然的敬畏是设计的起点和从始至终的贯穿底色。尤其是对乡间别墅的拥有者来说,回家的体验是从园林开始的。

外界环境如何成为室内环境的最好的背景是更多设计师需要考虑的问题,图为安曼酒店安缦酒店吉沃(印尼爪哇amanjiwo)设计师 Ed Tuttle。
其次,用“无色”抹去了油彩,还原了真面目。当室内元素,艺术品及配饰 从传统形式中解放出来,到达烘托氛围的作用,使得室内整体氛围更让人有“想住进去”的冲动,并兼具玄妙的东方韵味。比如Axel 很有创意的一点是将他的城堡附近土地掺入室内墙面的白色涂料里,墙面颜色为饱和度低的莫兰迪颜色,将天然的色彩和气息润物细无声地铺满整个空间,不知不觉中塑造出氛围,空白的墙面仿佛也成了油画画布,而该空间的基底色成为不可复制的色彩,行了成一种说不上来的颜色。最关键的是,当自然光或者室内光线或聚或散地打在这样的墙面上,会出现不同颜色,但是同一种平静放松的气氛,也就完成了“无色”。


另外,于“无形”中解放了天性。在室内的任何一个元素里,点,线,面都没有现代主义所强调的完美的笔直线条或者正圆,因为这笔直线条或者正圆在自然界中是不存在的。将依赖于构图的觉知抽离出来,放在更接近自然或者原始手工感很强的器物间。

最后,艺术品是空间的“风暴之眼”(eye of storm),维度更高,更有力量。而大多数家居设计中,艺术品好像只是墙上的画,家居设计完后才会想如何找个“好看”的画占满墙面。而“高古范儿”家居则正相反。“高古范儿”的家居设计大多是从主人的艺术品或者古董收藏开始,所以成为高古范儿的家居的起点也比一般的项目高很多,一个有质量,有体量的私人艺术品和古董收藏体系会给相应的家居设计带来很大挑战,同时也可以叠加出更有力的最终效果。
有时艺术品可以延伸变成室内的主要元素,如 Tommy Hilfiger 在迈阿密的别墅,将主人著名的当代艺术收藏如Andy Warhol,Basquiat,Jeff Koons等作品为灵感来源,艺术品的色彩成为墙面和地毯的颜色,充满活力,令人想起Studio 54的鼎盛时期。
单体巨大的艺术品来作为整个空间灵魂存在的,可以来看一下一个夸张一点的例子。室内的局部空间也可以作为画廊的设计手法来处理。

艺术家 Anish Kapoor 的作品"时间的边界"(the edge of time)
Axel Vervoordt 的 Kanaal 画廊内的永久装置
不同于艺术延伸到室内的做法,在局部空间的方便舒适要为古董和艺术品让路,而主人则甘之若饴,爱不胜收。
又如Anish Kapoor雕塑作品于Kim& Kanye West 别墅里,就秉承了“时间的尽头”系列的玄妙,室内其他元素围绕他展开,低调而安静,非常适用于局部空间。

雕塑作品来自于 Anish Kapoor, K&KWest 别墅,由Axel Vervoordt 设计
再如,在意大利式室内的常用手法是利用某些介于艺术装置与饰品之间的元素,并且对光线的使用也非常巧妙。




比起西方艺术品中抽象画作,如William de Kooning,Jackson Pollock,Mark Rothko,Kandinski,Monderian 等,都是可以贴近中式高古气质。

William de Kooning 作品悬挂于在已故的著名华人建筑师贝聿铭(I.M. PEI)的纽约故居
日式的写意更加接近中式文化,也就更加适合高古家居。Axel 对室内画作的选择,放弃了对形制的追求,则是以极简主义的形式,将禅意极致地表达出来。无形,即是无常的最佳表达之一。不停从传统中蜕变即是矛盾的,即是无常,亦是常态。而60年代以日本的井上有一和白发一雄为代表的具体派(Gutai)书法艺术作品与之不谋而合。具体派艺术家将书法从日本传统和西方艺术体系里解放出来,传统的水墨也表现出当代抽象艺术品的突出观念和模糊手法,放在Axel 的暗黑幽玄空间里自然透出种东方禅意。

Axel Vervoordt 的画廊空间里 具体派(Gutai)艺术家白发一雄的作品“随机”
正如具体派艺术家白发一雄作品的中心概念是shishitsu,这个词的根本寓意是“内在性格和天赋”,进行艺术创作是一种和自己的shishitsu充分产生联结,并通过颜料引起共鸣的方式。通过探索如何将人类精神能量的本质转换为物质,并用空白画布进行感知,他也创立了自己的行动绘画形式。彻底放弃画笔,转而用脚作画,这也是完全放弃对“形”的追求。白发一雄将构图和觉知从作品中抽离出来。作为一种表演形式,他将自己悬吊在绳子上,以身体为工具,用脚蘸取颜料在画布上肆意涂抹。这一风格在后世强烈地影响了Yves-Klein 和Jackson Pollok 等抽象大师。
中国古代文人雅居直接跳过了利用室内元素烘托氛围这一环节,常用花窗观景及盆景花艺等的摆放来实现将山水与园林景色“搬进”室内的目的,是古人认为的一种很高的艺术境界。
现在家居中的当代中国艺术作品也是以现代的吴冠中,赵无极等拍卖作品为主。

中国艺术家刘丹的作品在美国的私宅中
在高古范儿家居里,越是抽象的画作或者器物越是好用,无色,无相,无形最是接近混沌自然。然而像“具体派”这类极致抽象和形式美可能会被国人怀疑是否是真正的艺术,而且越是抽象和极简的画,越容易暴露出主人的品味。中式写意画里的气韵和手法和西方抽象画里的比例和构图,在明眼人看来也是一目了然。在未来我们也可以尝试着推荐几位符合高古范儿,而且适合国人消化欣赏的艺术家作品,供大家参考。
五、极致奢华的藏宝馆---无古今,无国界的盛宴
同为与古董而居,与禅意十足的简洁风格相对的,还有天秤的另一端,奢华至极的“”藏宝馆“”风格。
我们当然要先看一看吸金力最强的藏家 --–安思远。

由于故居已不再,藏品已被拍卖,我们可以看一段来自拜访过安思远的申舶良(发自纽约)先生的文字给我们描述了安思远的故居:
“此前,我多次听人谈起安思远在纽约第五大道 960 号的公寓,位于中央公园的对面,距离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步行只需十分钟,据说这是纽约最好的三处房产之一,这套公寓包含二十二个房间,装修极尽豪华,陈设极尽高雅。比如,公寓的前厅,正中是中国现代名家潘天寿的画作《满堂清芳》,画作两侧点缀着一对英王乔治一世时期的镀金桃木双烛台,烛台下方有一对明清时期的黄花梨圈椅,双椅之间是一尊东南亚 18/19 世纪的铜鼓,地上是一张 19 世纪的宁夏织毯,织毯两侧有一尊 9 世纪的印尼爪哇的石雕佛头和一尊唐代的石雕狮子,它们的底座也都是价值连城的中西古董珍玩。其余的房间亦然,英国传统家具,欧洲装饰艺术,中国家具、文玩、书画、瓷器、玉器、珍本书籍,日本、印度、喜马拉雅、东南亚艺术收藏,错落有致,熔于一炉。色彩搭配,气氛营造,无不考究至极,既是私密的家宅,又是丰饶的博物馆。”




艺术家石鲁的作品《春梅独立》以 352.5 万美元成交,成为安思远私藏拍卖“锦瑟华年”全场最贵的拍品,原作悬挂于安思远书房内。
在与艺术品和古董相伴生活范例里,安思远应该算是最极致的一个。
他的收藏体系秉承了纽约上东区“老钱”阶层的品位。各国经典的品类一应俱全,而且大多流传有序,并在重要博物馆中有类似款甚至同款,无形中提高了收藏的典藏价值。由于篇幅的关系(第一集已经是5800多字了),我们可以在后期深入了解一下以安思源为代表的藏宝派的高古范儿家居的更多内容。
编者的话:
不知不觉一下子说了这么多,深挖起来,感觉还有很多“宝藏”级的人,事,物,观点和手法没有说到。这一期只是简单定义了一下“高古范儿”家居的名称和它的几个基本特点,是这一系列的连载文章的开始。这是一个涵盖内容高、广、博、深的领域,真的感觉给自己挖了个深坑。我们的最终的目的是深挖中华文化中最精彩的部分,与更多的人分享,希望大家的生活越来越美好,以文化和艺术来滋养精神的花园。 希望大家都能喜欢并在未来继续与我们一同探索。
祝大家鼠年顺遂安康!
作者简介:

冯辉 /Cora Feng
OBJEKT境界亚洲版主编/联合创始人,出版人,策展人
北京香港马会会所内刊《庭Harmony》 的主编
米兰国际家具展上海展卫星展评委之一(2019)
2017 年国内唯一的“荷兰百年风格派-回顾与致敬”展览的发起人和策展人
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北京校友会会长
学历及教育:
毕业于荷兰理工大学代尔夫特理工大学技术管理学科,取得 MBA 硕士学位。
进修于于伦敦圣马丁学院短期课程, 平面艺术与设计
毕业于巴黎科技大学的夏季短期课程,商务谈判与协商
毕业于北京信息工程学院(其前身为北京大学第二分校),取得计算机信息管理学士学位
高中毕业于北京陈经纶中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