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的改变会改变大脑,并因此改变我们的行为。通过设计我们所居住的环境,建筑设计改变了我们的大脑与行为。”——Fred H. Gage,神经科学家,ANFA神经科学建筑学会创始人之一。
近年来,医患关系日趋紧张复杂,恶性伤医事件频繁发生,矛盾背后杂糅着多重社会关系和制度问题,但根治仍需时间。当我们把视角转向医院这个物理空间时,也许会发现——空间环境也在无形中影响着处于其中的每一个人。
亮度、温度、声音、触感、比例……它们共同构成了“气氛”,也造就了人在此情此景的意识与行为。物理世界被设计的同时,其实人们的体验感、情绪和心理的状态也在被设计。巧妙、正确且精彩的设计能给人带来正向的情绪及行为影响,反之则会成为给人带来恐惧的堡垒。
就此话题,我们采访了三位设计师,中国建筑装饰协会设计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建工集团设计总监李俊瑞,中国建筑设计集团筑邦设计院副院长、 AFFD设计事务所创始人高志强,J&A杰恩设计副总经理周京京通过一场“云对话“,来聊聊医院、康养建筑中空间环境对人的影响。
空间环境影响情绪
李俊瑞
医学,是科学,是人文,还是艺术。而艺术本身也可以是一剂良药。用心的策划,精心的甄选的艺术品,会悄然改变环境,带来安详、舒适、美感甚至智慧。
最重要的,是在面对病痛和不幸时,给人们带来希望,注入力量。无论生病与否,我们都喜欢明媚的阳光,喜欢莫奈的色彩,喜欢悦耳的音乐。
李俊瑞主持设计项目——中日友好医院国际部
一幅养眼的绘画真的可以减轻疼痛或焦虑吗?在艺术环境中的患者真的会恢复得更快吗?
人们对赏心悦目的绘画或阳光下的公园有着天然的喜好,这是有科学基础的。2011年伦敦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当受试者看到一幅美丽的画时,流到大脑的控制快乐反应的区域的血流量增加了10% - 就像你看到心爱的人一样。这些发现证实了我们一直在怀疑的一个事实:视觉艺术对大脑有着强烈的,积极的生理影响。
李俊瑞主持设计项目——中日友好医院国际部
不仅仅是医院,环境空间的设计对人的情绪都有影响。但是医院这个场景比较特殊,通常来医院的人本身就处在一个不高兴的状态,不合理的设计可能会加剧不良情绪的产生。
色调,通常用中性的灰调,给人一种安静、和谐的感受。灯光选用3000色温,较为温暖。布局病房时,不同朝向的房间也会注意对自然光线的使用。
李俊瑞主持设计项目——中日友好医院国际部
家具设计也需要特殊注意,除了颜色、造型,还要从功能上考虑到特殊人群的使用问题,例如为孕妇设计一个电梯轿厢里的靠背,为特殊病人设一个两端带有扶手长椅。
护士站的设计不仅要满足设备安装,也要考虑如何能瞭望到左右的情况。
李俊瑞主持设计项目——中日友好医院国际部
另外还包括空间的高度,宣传品本身的色调,引导标识的设计、色调等等。
高志强
我们塑造空间,空间反过来也会塑造我们。空间是为人打造的,因为有人的存在和使用,空间才有意义。
因此,我们要考虑到人在什么样的空间下会有舒适的心情和更好的状态。把空间功能重新赋予人的属性,通过对空间的设计和塑造,使人居于其中,生理和心理情绪均处于最佳状态。
高志强主持设计项目——同仁堂粹和康养中心
在同仁堂粹和康养体验中心的设计中,我们做了几个针对性改变。
第一,改变人们对同仁堂的传统认知,赋予同仁堂年轻化、放松的感官体验。第二,大量使用曲线,用圆弧形的动线让人感受到柔和。
高志强主持设计项目——同仁堂粹和康养中心
空间中所有的线条皆为曲线,灯带、墙面等等,于感受而言,圆滑的曲线,柔和的造型减少了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与生疏,焕发出亲密与信任的生命形态,在此刻,这里变成为一个疗愈心灵的空间,换言之,空间塑造情绪。
高志强主持设计项目——同仁堂粹和康养中心
第三,色调明快、灯光偏暗,让人感到温暖、松弛。大堂明亮通透,以自然质感的木色与白色作为空间的主色调,温和的浅色大理石与的纯净木色相融,冷暖之间,相得益彰。
高志强主持设计项目——同仁堂粹和康养中心
第四,营造室内景观,借鉴苏州园林的造景,利用墙角做透窗,在灰空间中放置了大量可更换的绿色植物,将自然景观带进室内。
高志强主持设计项目——同仁堂粹和康养中心
光影使空间流动,而独具文化底蕴的造景艺术则使空间沉淀下来,漏窗透影、移步易景,每个窗景大小各异,小中见大且曲折含蓄,蜿蜒之间,塑造景深和层次,引人探求回味。
高志强主持设计项目——同仁堂粹和康养中心
第五,香氛的使用,通过若有若无的香气,放松身心。空间情绪设计,只有落实到实处,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周京京
如果患者进入医院后就闻到各种药味、消毒水的味道,引起反感,这说明医院的空调系统设计出现了问题。这样的医院就是不健康的,也很难称得上好的医院设计。
应该用合适的空间尺度,高标准的配置要求,以退让谦虚的设计态度来协调对疗愈环境的感知。
周京京主持设计项目——深圳市大鹏新区人民医院
建筑对人从群体到个体的全方位关怀,这在目前的医院设计中越来越得到重视。
周京京主持设计项目——某医院(待完工)
例如,医院内部商业休闲空间的设计、医护休憩空间的设置、医院文化的表达、男女厕所蹲位数量的改变、无性别厕所的设置、无障碍设计、丰富的空间色彩等都体现了设计对人文需求的重视。
人的行为被空间所“设计”
高志强:“人的行为其实是被空间规划引导、甚至被设计的。通过对每一寸空间的精确测算,更为合理地布局空间动线,行为线条更舒畅的同时,也控制了造价。”
高志强主持设计项目——之喜Z'HEY艺术形象店
例如商业店铺项目中,通过设计可以改变人的消费习惯和动作,弯曲的柜台增加顾客停留时长,较低的展台高度保证顾客可以触碰到所有商品。康养项目的空间设计亦是如此。
李俊瑞:“每项就医流程的既定行为,决定着对空间结构以及动线设计的需求。医患之间的矛盾很多与设计有关系,其中针对“流程”的设计至关重要。”
李俊瑞主持设计项目——中日友好医院国际部
这里的“流程”指就医流程,例如我们去门诊看病,通常会面临的问题是:如何挂号,这层看病为什么这层不能缴费,如何取药等等。流程设计不科学,往往会导致病人及家属怨声载道。
李俊瑞主持设计项目——中日友好医院国际部
化验单自动打印机等自动化设施的出现,对建筑空间的需求又产生了变化。未来的信息化设施也许不需要很大的物理空间,只用连接一根网线,它可以被放在走廊里,甚至可以被放在停车场。
当设计师由内而外对“流程”了解地透彻、研究地细致,合理的建筑空间会给病患的情绪带来正向的影响。
周京京:“众所周知,医院建筑功能、科室众多、流线复杂,设计单位在进行政府部门的总图报规和方案的报建程序环节中,还会有一个现场“工作坊”环节。这个环节主要是与医院科室现场沟通设计,解决医疗工艺流程和功能科室布局,使其满足医疗要求和正确的操作流程,解决医护人员的工作、生活习惯问题。”
周京京主持设计项目——深圳市大鹏新区人民医院
医院相对其他民用建筑而言,动线更为繁多,设备更为复杂,要将各种系统的管线有机地组织在一起,需要更多细心与耐心,从而保证建筑空间和造型的品质。
周京京主持设计项目——深圳市大鹏新区人民医院
目前,我们可以借助一些技术手段、色彩标示等方法,大大优化医疗动线,但即使这样,仍需要在动线安排阶段做到统筹有序,反复测试,否则还是会发生动线不合理的现象,从而影响建筑空间体验。
周京京主持设计项目——深圳市大鹏新区人民医院
在我们的研究中发现,医患冲突最多的地方就是门诊和护士站,我们在门诊室设置有紧急逃生通道,并且在隐秘的地方还设置有报警按钮。另外,在一些特殊医院里,例如精神病医院,所有护士站都有钢化玻璃隔挡。
双走廊诊室
设计医院就像谈恋爱
李俊瑞:“医院是一个综合体系,如果将室内、景观、空间结构单拎出来是无法评述的,它们应该和医院整体的功能、用途,甚至市政设施、公共交通等城市规划体系层面相统一,设计出现问题往往会带来更多后续影响。
这就跟谈恋爱找对象一样,不止要身体健康,个子不高也不行,太懒惰也不行,缺乏幽默感也不行……最终你会选择综合素质都高的人。
在我们印象中,只要去医院,就面临着堵车、停车难的问题,原因在于选址有问题。医院该放在城市的什么位置?”
李俊瑞主持设计项目——中日友好医院国际部
一方面要从城市规划角度,为未来建筑改造预留余地,预留地在短期可以做为院区的花园,远期可以做为进一步发展的预留地。
另一方面医院要选在与住宅有密切联系、城市交通便利的位置,处理好出入口与道路之间的关系,充分考虑停车问题。
周京京:“患者对医院的感知是从未进入院区就开始的,如果医院建筑形体有一定的特点,标识性较强,主次出入口清晰合理,周边城市道路交通秩序井然,患者就会产生良好的共鸣。
反之,患者被堵在路上不能及时到达医院,进入院区后又找不到停车位,难免产生焦躁的情绪。”
周京京主持设计项目——深圳市大鹏新区人民医院(建筑设计:深圳本原设计院)
李俊瑞:“通过设计明确医院的属性也非常关键,先前我们之所以强调设计灯光、色调等等,首先是为了满足医院的功能与属性,而后达到好的效果。”
李俊瑞主持设计项目——中日友好医院国际部
医院组群的外立面便是外在属性,它必须看上去是医院而不是其他类型的建筑。从建筑材料、建筑形式、色彩等各方面应该带有医院的属性,让人一眼分辨出它与住宅、办公、酒店等建筑不一样,这其实是给病患一个功能性提示。
周京京:“因为需要去医院的人对坏境的感知与正常的人是不一样的,需求和正常人也是不同的,现在的医院功能单一,除了医疗还是医疗,问诊的感受也不是很好,因此我们倡导建立一个‘医养综合体生态圈’。”
Novena医疗城
现阶段,对我们团队而言,寻求一种与功能相匹配的空间和形式,达到功能与形式的完美结合才是生态圈所面对的最困难的环节。在熟悉工艺流程的前提下,对内加强了解各种类型功能空间在量、形、质的需求和多空间组合的形式;对外要站在环境的角度、城市的角度去审视,不断地尝试和推敲建筑的功能与形式匹配度,然后择优确定。
周京京主持设计项目——某医院医疗街(待完工)
高志强:“空间是为人服务的,康养类项目针对的是患者,因此要更深入的考虑人的感受,也会将“空间情绪设计”考虑得更加细致,让人在空间中考虑到舒适和专业性,明确这是一个医疗类机构。”
高志强主持设计项目——同仁堂粹和康养中心
例如同仁堂粹和康养中心项目中,为了保证同仁堂工作人员分享专业知识和服务的感受,设计中大厅朝南、光线充足,色调明快。
高志强主持设计项目——同仁堂粹和康养中心
“祛邪扶正”为中医的概念与原则,我们将三间朝阳的办公区用作中医大师的工作室,而另一侧设计师同样根据不同的功能将空间一一划分,打造舒适尺度的合理空间分配。
高志强主持设计项目——同仁堂粹和康养中心
在静修区中,提供了中药传统制作功法的展示区、专家授课区、专业康复区、理疗间。
以上种种因素都在潜移默化地让人感到这是一个完整的专业机构。
2020已来,未来会怎样?
周京京:“目前国内好的医疗资源匮乏,优质的医疗资源都集中在一些大的综合体医院,普通的疾病也会去这些综合体去就医,造成医生因大量接诊而疲惫,病人在排队等候中也得不到很好的体验,这是一种医疗资源的浪费和不合理配置,未来应该是门诊和专科医院散落分布在城市里,医生可以流动到各个医疗平台去坐诊。”
海军部医养社区(新加坡)
李俊瑞:“未来的医院建设,大医院可以少一些,多建社区医院。医院体量过大会导致人的行走路线过长,路线过于复杂,对病患而言并不便利。”
梅奥医学中心
另外过大的空间造成资源浪费,增加空调、清洁、耗电等成本。社区级的医院可以多建一些,既帮大医院截流,也方便患者。
高志强:“未来科技的介入可以让工作更加便捷,但万变不离其宗,还是离不开传统。
好的空间如一本缓缓打开的书,多彩的情节、动情的故事、层层递进的变化。它塑造的是一个未知的环境,无关个人意识、无关文化认知、无关个人经验,细腻而含蓄,却足以引起使用者内心的情感共鸣。
智能化的设施都要结合项目因地制宜,例如智能灯光控制、智能窗帘设计等,相信在未来将更加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