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房地产业协会的指导下,由新浪地产设计频道联合优采平台、海尔、AWE共同主办的2017 Intelligent Space Show智慧人居空间设计竞赛作品征集阶段已接近尾声。本次竞赛采用了导师+设计师的Workshop创新模式,且看深度参与了竞赛全程的导师们如何解读智慧人居的命题并提出了哪些创想?
吴钢,维思平建筑设计董事长、创始主设计师
设计这个行业非常有社会责任的行业,设计师是渗透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城市的设计到规划,从整个中国生态环境微观到日常衣食住行,都有设计的影子。设计贴近生活,同时也和社会很多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设计师最核心的要求就是有很强的社会责任感。
设计是科学加艺术的结合,很难被划分为工科和文科,一位好的设计师师需要了解文化、艺术、文学、戏剧、心里、社会学、哲学等方方面面的知识,以及从工程领域的静力学、动力学、物理学甚至最新的量子科技,智能技术、3D打印技术,以及结构、设备知识等方面。从这个意义上讲,设计师的培养是非常困难的,好的设计师是非常偶然的事。这也是我参与这次竞赛的原因,因为培养好的设计师太艰难了。设计不是一个会让人一夜暴富的行业,是需要沉淀下来的,参与这个行业的设计师不但要有信念,还要有天赋,同时也要坚信设计是能够改变世界的,这是从事这个行业的基本要素。
我走了一条不寻常的道路,几乎横跨了设计领域的各个专业。我本科读的景观设计,硕士读的建筑学。在80年代,已经获得了日本智慧市场大奖,是第一位在国际上获奖的国内建筑师。之后去德国读了城市设计专业。毕业后在西门子公司慕尼黑总部担任亚洲设计总裁,负责跨国企业在全球资产的设计,涉及工业园区、企业总部、公寓、商业建筑等。1996年,在慕尼黑创办了维思平,到现在发展了20多年,已经成为全球知名的设计品牌,共完成了500个作品。目前中国进入了一个更好的时代,从大投资的时代,过渡到现在更关注品质、后期的运营的时代,设计师的作用能更好地发挥出来。
设计行业经历了浮躁的阶段,在刚刚回到国内的时候,感觉在欧洲学习的知识、经验没办法完全发挥出来,吴钢认为现在一个设计师的能力能够更多地回馈社会。那么所谓的瓶颈,就是在前面的时代,非常难以沉淀好的设计思想和设计作品,我们也是通过很大的努力,能够有一些成绩,在全球获了100多个设计大奖。
目前中国的建造量是全球第一,但是拿的出去的作品以及在国际上有影响力的设计师仍然有限。所以现在还是非常好的时机,我们在下一个阶段应该更注重培养好的设计师,更好地把设计的作品做好,量已经不能成为唯一的衡量标准了。
中国仍然处在一个快速城市化的阶段,建筑师能非常迅速地参与到城市化的过程当中,而不是在城市建完了之后仅仅做些修修补补。劣势是让人很难关注品质的产生、创造、思考以及理论体系的形成。未来希望不仅在量上,在质上,在哲学思想体系和理念上形成自己的一套哲学是很重要的。现在国内,把城市建的更美好已经是国策了,中国人在借鉴全球经验和智慧上还是很有方法论的,我认为要开拓思路,解放自己,能够把设计和自己的生活、生命相连接,那么作品才能更有生命力和活力,甚至产生划时代的影响。
设计师的手、眼要合一,这种训练上是非常重要的。首先要有广泛的背景知识,之后要把这些知识放下,从学徒开始,来学会一门手艺,这会是很大的挑战。好的设计师的培养是很艰难的,甚至是偶然的。人工智能时代来临之后,设计师是最不可能被替代的职业。因为设计师不能标准化的,人工智能无法替代设计师的创造性的工作,设计师的工作除了在具体操作层面,在创造力上是完全无法流程化的。从根本上来讲,设计师的创造是产生商业价值的根本,是资本、建造技术后面的零。
有人问我这个行业里缺什么,其实这个行业什么都不缺,不缺项目,不缺费用,但是得有人去做去想事情。虽然房地产企业给的薪酬很高,有不少设计师去做了设计管理,但我也希望有些有志于此设计的人能做出好设计。总体来说,设计被认知的程度不断提高。这次竞赛的结果是非常好的,有非常优秀的作品入选,我个人也非常愿意参与以后的大赛工作,希望新浪地产设计频道能够成为推动设计进步的力量,成为和好设计师的推手。
个人简介:
吴钢,维思平建筑设计董事长、创始主设计师。同济大学建筑学硕士,德国卡尔斯鲁大学建筑学硕士,香港中文大学建筑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亚洲建筑师协会会员,国际华裔建筑师俱乐部创始人之一。
吴钢于1996年在德国慕尼黑创立的维思平(WSP ARCHITECTS)是一家以创新为导向的国际化建筑设计机构具备甲级建筑设计资质,是中国十大国际建筑设计机构之一,中国建筑设计领域一流品牌。在他的带领下,维思平在全球超过40个城市已建成超过300项建筑精品,以“专业优势、非凡创造力,先锋设计理念”获得了公众和学术界的广泛认可,荣获包括建筑界奥斯卡之称的欧洲杰出建筑师论坛LEAF绿叶奖、WA中国建筑奖、WAF世界建筑节、美国芝加哥国际建筑奖在内的100余项国内外建筑大奖。
吴钢的作品及论文广泛刊登于国内外学术刊物和公共媒体上,并在2014年“北京设计周”,2013年“中欧博览会”,2012年“米兰三年展”,2012年“伦敦当代中国建筑展”,2008年“荷兰设计周”,2004年“中国国际建筑艺术双年展”,2003年德国杜塞尔多市“中国当代建筑展”等40多个国际展览上展出。
吴钢热心于公益,他在2012年捐助并设计建造的黄山双龙休宁小学挽救了濒临失学的儿童,开创了可持续发展的公益援建新模式。他也执教于香港中文大学、东南大学等著名建筑学府,是北京、深圳、株洲、张家口等中国重要地区的规划局专家库成员,中国城市设计专业学术委员会成员,全国房地产经理人联盟创新讲师。
代表作品
北京百度科技园
北京用友软件园员工服务中心
北京中信国安会议中心庭院式客房
杭州支付宝大厦
黄山双龙休宁小学
南京长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