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绿链行动五周年再树里程碑,多项成果首发!
在2016年阿拉善SEE第四届中国企业绿色契约论坛上,中国房地产绿色供应链行动正式宣布发起。从2016年世界环境日到今天,绿链项目已经5岁了。
在今年的阿拉善SEE第八届中国企业绿色契约论坛上,房地产绿链行动项目发布了多项项目成果,其中“房企绿链指数排名Top20”、“首批‘绿名单’”、“3个‘白名单’新品类”都是首次发布,并更新了一共13个品类的供应商"白名单"。
会议现场多位政府领导、国内外企业领袖、学界权威、公益组织代表及媒体云集,相互分享了经验看法,凝聚了可持续发展共识。
房地产绿链行动已经走过了五年时光, 过去五年,无论是房地产企业、建材企业、公益组织还是公众,都对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和绿色转型有了更深的认识。
《中国建筑能耗研究报告2020》指出,2018年中国建筑全过程碳排放总量为49.3亿吨标准煤,占全国碳排放的比重达到了51.3%,中国建筑行业的“碳减排潜力”不容忽视。
五年时间,中国房地产企业利用自己的采购权,通过“不绿色,不采购”,以市场方式撬动整个建筑行业的环境表现提升,发出绿色的时代强音。
重磅发布之房地产企业绿链指数排名Top20
▲左起:阿拉善SEE生态协会会长孙莉莉、朗诗控股集团董事长田明
从48到100自中国房地产绿色供应链行动发起以来,参与绿链行动的房地产企业从过去的48家到现在的100家,参与规模在持续扩展中。
房地产企业绿链指数TOP20
我们从100家房地产企业中优中选优,选出了房地产企业绿链指数排名前20名的优秀企业,是他们利用手中的采购权,积极推动上游供应商环境整改和提升,切实撬动更多供应商实现生产过程和产品的绿色、环保。公平、公正、公开房企绿链指数发布主体为绿链行动委员会,测评机构为公众环境研究中心(IPE), 支持单位为中城联盟、中房协、全联房地产商会、阿拉善SEE、中国建筑节能协会,该指数通过企业公开信息以及问卷进行打分和排名,确保排名公平、公正、公开。
重磅发布之绿色供应链首批“绿名单” 发布
▲左起:公众环境研究中心创始人马军、汇丰银行(中国)有限公司企业可持续发展总监王颖
“绿名单”在汇丰银行的支持下,2020年,绿链行动推出了“绿名单行动五年计划”,在满足“白名单”要求的基础上,满足环境合规的条件之外,要筛选出资源、能源、环境等各方面表现更加优异的供应商进入“绿名单”,获得优先采购。
第一批:20家“绿名单”企业
首批“绿名单”包括如下的20家企业。我们倡导尊重自然、保护自然、恢复自然的发展理念,同时也希望为消费者提供更加绿色、健康的住房。
重磅发布之绿色供应链“白名单”新品类发布
▲左起:中国林产工业协会副会长吴盛富、中国建筑节能协会总工程师杨西伟、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优采平台房企中心总监高山
从4到10,到13,我们积少成多.....五年来,我们要求环境合规、要求满足行业环保标准的建材产品即“白名单”品类,从4个品类发展到10个品类,加上今天新发布的3个,共计达到了13个品类,越来越多的建材产品正在形成环境合规白名单。
3个新品类今天新发布的3个品类分别是岩棉、空气源热泵和石木塑(SPC石晶)墙地材。以前的“室内装饰人造板及其制品甲醛控制品类”现在升级为“室内装饰材料甲醛及有害物控制品类”,“室内装饰人造板及其制品甲醛控制”和“石木塑(SPC石晶)墙地材”为其子品类。
我们关注产品品类的质量、生产过程中废水、废气排放及消费终端的有害物质排放等问题。
新品类的首批“白名单”企业
3个新品类的首批“白名单”企业有:16家岩棉企业、17家空气源热泵企业、12家石木塑(SPC石晶)墙地材企业。
重磅发布之绿色供应链“白名单”更新
▲左起:世界自然基金会北京区域主任黄文彬、国家石材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常务副主任魏艳
动态更新的“白名单”“白名单”是一个动态管理的名单,除了推出新的“白名单”品类之外,对过去已有的10个“白名单”品类的企业我们持续进行动态监管,不断“淘旧换新”,确保“白名单”企业符合相应的环境合规标准。
从159到3874,我们积小成大......
从首批159家“白名单”企业,到现在最新的“白名单”企业已达3874家。符合环境合规要求的供应商越来越多,房地产企业绿色采购的选择越来越多。
从48积100,从4聚13,从159累3874,绿链行动是星星之火,是燎原之光,我们始终踏实行路,积跬步以克路艰,不断扩展绿色影响力。
我们希望更多的企业能够加入到绿链行动中来,在供应端响应"不绿色,不生产",在采购端实现"不绿色,不采购",共同推动中国房地产行业的绿色发展。
按下承诺的手印,在下一个五年,让我们继续践行“不绿色,不采购”,离可持续的未来更近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