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刘磊解析:“七万亿”救得了房价却未必救得了市场!
自存贷比取消的消息还未落地,业内许多人就开始预言,央行将释放约7万亿信贷资金,中国式QE或将来临。所谓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指的是银行可以用现有的信贷资产到央行去质押,获得新的资金。有消息称,目前该政策已经在部分省开展试点。
尽管官方一直在表态,不管是“四万亿”也好,“七万亿”也好,只是正常的经济调控政策,中国不存在量化宽松。笔者认为,分析问题应该直指核心,不应围绕一个名号做争论。权且不管这种投资计划有没有“量化宽松”的名号,但实际上它已经起到量化宽松的作用。那么它对房产投资市场有何影响,七万亿落地会不会带来曾经四万亿的影响?那么我们就要多角度地去考量这种巨额资金的“救市计划”了。
时过境迁下行周期难扭转
刺激政策,从根本上说,是透支了未来的经济发展潜力,换取当下经济发展的进步。可以说,近年来,刺激政策出台的年份,都是经济进入下行周期的年份。由于目前经济下滑趋势明显,作为一种对冲,宏观上需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需要扩大资金来源,以减缓经济下行的趋势。
投资者朋友尚记得四万亿带来的房地产市场利好和对房价的提振,因此在“七万亿”传闻落地后,多少人都摩拳擦掌,指望着再博一会。不过,时过境迁,和四万亿刺激政策公布的时期相比,当下的经济增值方式、规模和属性都发展的内在的变化,单靠一个“七万亿”,难以扭转中国经济的下行趋势。
首先,中国固定资产投资占GDP的比重达到了空前的46%,这个数值甚至超过了1958年大跃进时期。
其次,东莞企业倒闭潮,意味着曾经引以为荣的“世界工厂”中心,现在开始悄然发生了转移。越南、泰国的工人已经很有竞争力,当地开放的态度和良好的投资环境也给中国的加工制造业雪上加霜。随着这一趋势的加剧,未来中国的贸易收支或将从盈余转变为赤字,长期来看人民币贬值预期加重;
房地产深陷泥淖难借东风
“四万亿”刺激政策极大的推动了房地产业的发展,房地产的繁荣有反哺了整体经济的发展。然而,当下的房地产市场状况已不比当年;目前,国内房地产市场存在诸多“死穴”,一不留神被点中,即便是有“七万亿”的刺激政策,也难以带来妙手回春的效果。房地产业的拐点已经出现在地平线上,而这并非耸人听闻:
1)房地产企业融资需求开始下降
在行业数据上显示为投资增速下降,房屋新开工面积持续下降,特别是住宅新开工面积下滑。社会融资规模数据显示房地产企业融资需求有下降倾向,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业务整顿致使房企融资被动减少;二是市场预期导致房企主动减少融资额。
2)人口老龄化
2015年中国人口步入老龄化,2020年达到高峰值,造成房屋套现潮,可能致使价格快速回落;无独有偶,日本的房价在93年至2010年的持续不涨、甚至缩水的根源恰恰是因为人口负增长,老龄化造成的。
3)房地产税、遗产税逐步完善和征收等因素
这些因素影响了房价的持续上涨动力。目前不动产登记制度已经落地,中国的遗产税草案也早就开始在深圳试点20%-50%的高边际征税税率也确实让很多拥有多套房产的多产者们心惊胆战。
4)人民币的贬值预期
8月,央行宣布完善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机制,由此带来了人民币的贬值;那么如果多7万亿,按比例计算,货币马上贬值2%。也就是说,未来人民币贬值预期加大;而在人民币贬值的趋势下,以人民币计价的中国房产即使到了2020年在折回美元的情况下也可能和今天的价值一样——房价不跌也是赔。
5)去库存化问题
鉴于众多发展商布局三四线城市,造成大量库存高企;未来五年即将竣工的住宅数量高达4000万套;很多城市的库存消化周期都在3-4年;而为了快速回笼资金,未来价格回调可能不失为一种销售策略。
综上所述,刺激政策此一时彼一时,而房价被货币推动的高速增长期已经结束!房子的本质是让国民安居乐业的家;既然是家,就不是用来交易赚钱的工具;因此房地产成为了安家工程的一部分。过去十年,房地产市场高速发展,产能过度造成了库存问题,所有那些寄希望于通过“随便买套房子”来赚取超额利润的投机和投资者们的赚钱“美梦”已经一去不复返。与此同时,目前国内的宏观数据不支持房价的上涨;而且能阻挡住房价的快速下跌就已经是万幸了。所以,当舆论一片叫好,宣传入市时机时,投资者一定要根据自身的第一需求、第一目的作为考虑的要素,一定要全面考量宏观政策和经济发展趋势,不要寄希望于政策刺激房价增长作为购房的赌博工具了。
作者简介:中国外国专家局专家资质,国际注册高级理财规划师;著有畅销书《决胜海外房地产》、《澳洲房地产投资全攻略》;私人银行家认证课程CPB、ICIE房产投资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