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企“绿色输出”趋势渐显

提要:绿色地产先行者们最近有了新的动作,开始尝试将自己的科技体系对外有偿输出,这种模式被业界学者总结为绿色地产服务商或者运营商。早在2009年,招商地产公司总部就成立了设计策划委员会和绿色地产研发中心,负责公司绿色体系的制定以及产品研发推广。

  绿色地产先行者们最近有了新的动作,开始尝试将自己的科技体系对外有偿输出,这种模式被业界学者总结为绿色地产服务商或者运营商。

  典型实践者如朗诗地产的朗思品牌已经正式运作;万科借助自己东莞建筑研究中心对外提供检测服务的同时,今年下半年准备开放其他咨询业务;招商地产在国内首设绿色低碳官职务,在总部设立策划委员会和绿色地产研发中心;此外绿地、沿海都在不同场合提及要转型绿色地产运营商。

  这些先行者的动作折射出一个企业乃至行业的新变化。绿色地产领军企业借助自己丰富的开发经验、运营经验,对外输出绿色建筑服务更具实操性。

  不过,多年从事绿色地产创新与绩效研究的香港城市大学博士生导师、公共政策学系助理教授张晓玲认为,这种外包服务不会成为主流模式,“中国起码现在不具备条件”。她建议,这些绿色地产先行者应该致力于行业标准建设,利用标准门槛成为行业标杆,“一流的企业做标准”同样适用于绿色地产界。

  实践“开发+咨询”模式

  绿色建筑的出现和发展为地产开发企业中一些勇于尝试的小型企业提供了弯道超车的机会。从2008年开始,坚持做节能建筑、科技建筑的地产企业,如果能坚持到今天,基本都成了行业内独树一帜的品牌,小型者如朗诗、当代,大型者如万科、绿地。

  在5年的摸索中,多数这样的企业都形成自己的一套建筑科技管理体系,成立了技术研发中心。在成就自己的同时,一些有想法的企业,甚至提出并开始实践“开发+咨询”的模式,即将自己的科技体系对外有偿输出,与缺乏技术实力的地产公司达成合作,帮助对方提升开发能力,实施绿色建筑。

  这种模式的典型实践者是朗诗地产。早在2008年,朗诗集团注册成立了“上海朗诗建筑科技有限公司”,设立之初,公司主要协助集团聘用的第三方顾问公司完成企业内部项目设计、咨询工作,同时组建和培养自己的设计、咨询团队。经过4年的磨练,2013年,科技公司已经能够独立完成绿色建筑设计、咨询工作,并正式打出“朗思”这一朗诗集团对外服务品牌。

  日本株式会社RIA设计事务所岭南区主管、暨南大学力学与土木工程系建筑学专业副教授施燕冬告诉中国房地产报记者,这种模式日本也有,他所在的株式会社日本设计公司原来就属于一家房企的研发部。“这样的公司具有丰富的开发、运营经验,与设计院相比,对实施绿色建筑更具实操性。”施燕冬表示,国家推广绿色建筑可以鼓励这些地产服务商的发展。

  这种模式目前也得到了市场的认可。上海朗思人居建筑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束健告诉中国房地产报记者,朗思服务的项目市场销售很好,客户满意度高。

  张晓玲表示,朗诗集团一直强调老百姓的认同,在市场驱动下,实现资金快速周转。外包服务也是如此,快速资金回笼能力在当前国内地产界仍不容忽视。“这是朗诗对外服务模式的出路。”

  不会成为绿色主流模式

  与朗诗的对外服务落地相比,绿色地产其他房企可以用“在路上”来形容。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建筑研究中心相关负责人告诉中国房地产报记者,目前他们中心还是为自己服务为主,不过已经开始尝试对外服务了。“目前主要是检测,下半年准备对外开放其他咨询业务。”招商地产也致力于绿色运营管理体系建设。

  早在2009年,招商地产公司总部就成立了设计策划委员会和绿色地产研发中心,负责公司绿色体系的制定以及产品研发推广。同时在各地分公司的设计总监兼任绿色专员,负责相关绿色事宜。在今年,招商地产更是在国内首设绿色低碳官。

  除此之外,绿地、方兴等研发中心的服务也都以自己的项目为主。据方兴地产研发部负责人透露,方兴地产也有自己的科技公司,并向中国房地产报记者展示了该公司的营业执照。“不过现在还是个空壳,没有任何对外服务的项目。”张晓玲虽然认可朗诗做的产品,但对这种绿色地产服务商的模式未来是否有好的延展与预期,她觉得起码现在中国还不具备条件,比如二三线城市消费者对绿色建筑并不买账。

  针对绿色建筑产品,目前朗思主打的高端产品“健康舒适科技住宅”解决方案中的十大科技系统,其中大部分产品系统是国外进口的。

  “产品好终归还是有老化的时候,需要维修,10年或者20年之后谁来做这件事?”张晓玲表示,核心的东西能自己生产吗?所以朗诗现在做的仅是管理咨询或者是软体咨询,被服务的地产也只是嫁接了朗诗的品牌,获得资金快速周转能力,但并没有形成自己的绿色核心竞争力。

  中国房地产报记者就这个话题采访政府部门人士和业内研究者时,他们表示对此并没有研究,“咨询业务占建筑产业份额太小了,没必要分拆很多模式”。

  不过,针对张晓玲提出的产品技术问题,万科、招商、朗诗、绿地等都正在通过建立研发机构、研发基地的形式,来解决这些短期及长期的技术挑战。“这是好的符号标志,表明房企有先见之明。”张晓玲表示,至于产品问题应该怎样解决,产品在未来时间段中以何种方式自我协调、自我生长,终究还是要看未来地产公司的技术开发能力。

  一流企业做标准

  在国内绿色地产服务商模式之前,张晓玲提出绿色地产运营商概念,“不只是咨询这一块,而是包含整个绿色产业链延伸的服务”。

  她举例,目前国内开发商仅是提供绿色建筑这一产品,但基本处于封闭模式,供应链上无法与跨国绿色供应商形成联盟。而绿色运营商则是将整个链条打开,从上游到下游,从产业链到价值链的结合,这中间最关键的是标准制定。

  “从学者的角度而言,我认为国内绿色地产需要革命性转变,就是行业标准的制定与申请专利。”张晓玲说。

  她结合自己正在做的一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出,就是如何通过完善施工、运营、后期设备维护等阶段行业标准,来真正打通建筑业产业链。

  在营销界有一句话很著名,即一流企业做标准,二流企业做品牌,三流企业做产品。张晓玲认为,现阶段国内绿色地产领先企业处于从第二步迈向第一步阶段,最主要的是制定标准,假如能够将企业标准作为行业标准的话,未来肯定是业内标杆的企业。

  因此,她建议,未来绿色房企将目光放在对外服务的同时,可以尝试做产业链的标准,可以以申请专利产品、专利技术的形式来实现,然后将这些专利产品、技术放开。比如现在特斯拉电动车已经放开了电池生产和快速充电的专利,“如果将整个行业的盘子做大,特斯拉会成为最直接受益者,这其中包括政府的补助、基础设施的成熟以及电池成本的下降”。

新浪地产

网友观点

我要说两句

person
您好,请登录后进行评论。点击 登录 注册新账号

文明上网,登录评论,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新浪地产保持中立。

快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