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工减料安检走过场 “电梯惊魂”频频上演_新浪地产网
关闭广告

偷工减料安检走过场 “电梯惊魂”频频上演

提要:据一项调查显示,在诸多导致电梯安全隐患的因素中,制造质量占16%,安装占24%,而保养和使用问题高达60%。2013年3月1日,《陕西省电梯安全监督管理办法》施行,为预防杜绝电梯安全事故的发生竖起一道坚固的防护网。

  来源:陕西新闻网

  据一项调查显示,在诸多导致电梯安全隐患的因素中,制造质量占16%,安装占24%,而保养和使用问题高达60%。在2011年轰动一时的“北京地铁4号线电梯逆行事故”发生之后,我国才开始着手修订1997年沿用的《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虽说此后关于国内电梯的标准有所提升,但电梯日常维护与管理却仍然存在着缺乏统一的规范。

  正因为对年检制度缺乏有效的监管和约束,检测人员不需担责,使得很多电梯维保公司检测电梯纯属走形式,瞧一下,收个费,贴个合格标识,一切搞定结束,让电梯继续带病使用。

  专家指出,要改变电梯事故频发的局面,需要电梯生产商提供优质的售后服务,电梯使用方明确专人负责监管,建立与职责挂钩的问责处罚机制。

  2013年3月1日,《陕西省电梯安全监督管理办法》施行,为预防杜绝电梯安全事故的发生竖起一道坚固的防护网。

  安检走过场埋下安全隐患

  “每回乘电梯,我都会不由地盯着‘紧急呼叫’提示按键怔怔地想:这东西该不会什么时候轮上我用它吧?这不,现如今,我就被困在某政府机关大楼的电梯里了。再摁也无反应的开关门按钮和全黑的楼层提示窗,让我感到厄运的到来,而几秒钟前电梯不正常的一个猛刹急停,更印证着一个客观事实——我被困了。”

  这是西安市一所学校高级讲师崔江林根据自己经历的一次电梯事故写的纪实小说《电梯惊魂》,讲述了他从遭遇电梯事故到被顺利解救20分钟的遭遇和感受。

  事故发生后:“趁着电梯里的顶灯尚且亮着,我赶忙去摁‘紧急呼叫’按键,呜儿——呜儿——的报警铃声持续地传向楼道中,但一时竟无回应。我急了,忙寻找到呼叫按键旁的一个电话号码,用手机拨打过去,可语音提示:‘您拨打的是空号,请查准后再拨。’待我再仔细查看后,我蒙了,这电梯中唯一的一个电话号码竟然是厂家的售后服务热线!难道厂家经营不善有了变故,连这电话也被撤了吗?我更担心起来。接着,拳捶、肩撞等一系列常态粗行从我这瘦小的身躯里迸发出。一通折腾后,总算有了回应。过了一会,外面传来杂沓的脚步声,像有不少人向这儿集中。又过了一会,有人从外面嗡嗡地传来喊话:‘不要着急,正在检查抢修,千万别慌张!’我还似乎听到有人说,我被困在了第13和14层楼之间。好家伙,这么高,要是直落而下,肯定是小命休矣!”

  “就在我因耐不住度秒如年且时不时一晃悠惊吓的超酷刑般的折磨,一道通亮的光从我额头正上方洒落下来。仰望出口,我发现我所处的位置距上方楼层的接层还有近两米的高度。谢天谢地,我总算重见天日了!时间已是接近正午时分,从被困到得救,差不多二十分钟。庆幸之余,连我自己都吃惊我是怎么度过这漫长的二十分钟的。”

  崔江林老师的经历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典型性,在近年来发生的电梯安全事故中,多数涉事电梯均被“检测合格”,深圳“5·15”电梯事故是一个突出的例子,电梯在事发前三天刚刚接受了检测,结果“合格”。

  西安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电梯专家说,正是因为对年检制度缺乏有效的监管和约束,检测人员不需要担责,使得很多电梯维保公司检测电梯纯属走形式,瞧一下,收个费,贴个合格标识,一切搞定结束,让电梯继续带病使用。“将电梯安全责任转移给既不懂技术、又缺乏协调能力的电梯使用者和所有者,难免有推脱责任之嫌。”

电梯相关的智库下载

更多

电梯相关的社区论坛

更多
快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