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需失衡催生楼市躁动 高回报引燃投资冲动(3)

  需求虚火“灼伤”楼市

  业界在总结近十年来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时指出,从2003年以来,10年里国务院先后9次常务会议专题研究房地产市场调控。而“十年九调”的一个“共性”是,调控过多在购房者身上做文章,实际上是在抑制需求。

  中国房地产学会副会长陈国强指出,近年来调控力度最大的“限购令”归根结底是让很多人没有购房资格,或是提高购房成本,从而减少需求。

  另一方面,国内房地产市场的繁荣则是因为大量的需求和购买力支撑。中国房产信息集团在全国东、中、西部三个区域选取包括北京、上海、深圳、合肥、南昌等30个城市调查后发现,2012年第四季度中国购房者信心总体指数为110.6点,在上一季度108.3点的基础上,进一步上升2.3点。这一数据创下2010年调控以来的新高。

  一位房地产企业人士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尽管国家层面这几年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政策从未放松,但是在地方上,房地产市场仍然呈现出繁荣的现象。“现在几乎每个城市都在发展房地产市场,都在盖房子。”

  除了地方政府为了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以及当前国家政策中要求发展城镇化的因素以外,他说,最直接的原因则是目前有太多人想买房子,“因为有庞大的购买群体和需求,才让房地产市场持续发展,甚至刺激房价越调越高。”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综合研究处处长赵路兴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现在所处的阶段决定了中国的购房需求,一方面数量庞大,另一方面需求构成复杂。

  赵路兴表示,在国外,不会像国内情况这么复杂。“事业单位是我国一个较大群体,有数千万人,他们中很多人在九十年代时买房改房,虽然当时还不错,但从现在来看不仅社区老旧,而且户型小,缺乏绿化及相关配套设施,因此发展到现在,这种房子便满足不了他们的需求,产生了大量改善性需求,国外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近年来连续房地产调控后,自住买家成为楼市购买主力。2月28日,记者在上海浦东“万科海上传奇”售楼处内看到,尽管目前尚无房源可售,后期开盘时间预计在3月中下旬,但仍有七八组刚性需求和改善性需求客户前来看房。

  售楼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新开房源户型为85平方米的两房、105平方米的小三房,145平方米的四房,均价约为30000元至35000元每平方米,由于楼盘总价较高,八成左右的买房者是改善性需求,大多是在浦东生活或工作的市民。

  此外,根据相关统计机构的预判,2012年全国新增商品房住宅需求为10亿平方米,预计2011年至2020年十年间全国全部新增商品住宅需求约120亿平方米。在结构上,该机构认为,前五年首次置业的刚需客户仍是主力,后五年改善型需求占比将超过刚需客户。

  根据联合国人口署预测数据,2010年至2020年我国新增城镇人口前20名的城市中,北上广深均位列其中,同时另有10个城市位于其周边可辐射范围内,上述14个城市共计将新增约3990万人,按人均35平方米计算,新增住房需求共计14.0亿平方米,约占十年间全国新建住房总需求的9%,占全国新增人口带来的首置需求的23%。

  “扎堆热”制造局部楼市非理性繁荣

  “北京2012年全年商品房成交面积比2011年上涨60%。”中国房地产学会副会长陈国强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北京、上海等特大型城市拥有众多优质资源,因此,高级人才、高管、怀揣梦想的年轻人便不断涌入。

  陈国强说,除非北京将其资源慢慢分散出去,或者很多人认为北京生存成本过高,生活压力过大,才会出现许多人离开北京的情况。但是,需要对自己的工作、职业重新做选择,重新再去适应,很多人难以做到这点。因此,类似于北京等特大城市的吸引力仍然会有增无减。“而房价高企也正是因为它具有如此大的吸引力。但这样的城市在中国并不多,这也是造成我国房地产市场分布不均的根本原因。”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正是由于“人扎堆”和购房资金聚集的不均衡,制造了部分城市楼市的非理性繁荣。

  “事实上,在全国范围内,虽然有600多个城市,但房地产市场活跃度较高的城市大约仅有70个。”万科集团执行副总裁毛大庆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专访时表示,我国一些城市人口多年不增长或者负增长,成交量、价低,而且几乎不会换手,价格长时间段内也不会有较大波动,因此这些城市并不能看作真正的完整的房地产市场。

  毛大庆表示,这70个城市的特征在于人均G D P大都超过了4000美元,比较有活力,城市自有人口、导入人口较多,移民、消费均较为活跃。

  “从市场表现来看,70个城市大体能分为三类。”毛大庆说。一类是像北上广深和一些非常明显的全国性、地区性的核心地区,例如:青岛、杭州、成都等地,虽然均属二线城市,但其地域性、资源性优势使其房地产市场展现着一线城市的状态。虽然属于重点调控地区,但由于需求较大,住房消费持续、明显较为强劲。

  第二种情况的城市多处黄河以北。在过去两年中,这些城市并不是调控重点城市,因此,在供地与住房供应量均大幅上升的背景下,需求却跟不上,因此整体市场显得较为迟缓。

  第三种情况多属南方城市,如东莞、佛山等地,呈现供需稳定状态。一方面由于经济结构的不同,居民收入较高,民营经济较北方活跃发达很多,典型的藏富于民,这些城市与北方同规模城市比,房地产市场活跃度高很多、自我修复能力强。

  “通过近两次普查数据可以看出,人口的移动趋势这十年主要是人口急剧向沿海发达城市、资源集中型城市集聚。”厦门大学宏观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经济学院副院长李文溥指出,福建、广东等地由于多为劳动密集型企业,是我国流动人口较多的省份。以福建为例,过去十年,福州与厦门两大城市是人口增长最快的地区,这两地的人口的绝对数量和相对比重都出现了迅速上涨,这说明人口向百万人尤其是向数百万人的地方集聚。而福州的五区八县之中,五区上涨88万,八县反而下降8万,这说明了在大城市之中也是向城市中心区集聚。“这也能说明供需不平衡的原因所在,因为人们的流向是一样的,而地方就那么大。”

  事实上,房企回归一线也表现出了市场的动向。2012年下半年,早先布局三四线城市的房企近期纷纷转向,一些大型标杆房企毅然重返一线城市积极拿地,北上广深再次成为房企争夺焦点。

  房地产市场一方面是人的集聚,而另一方面则是钱的集聚。在记者采访中发现,虽然杭州楼市库存仍在高位运行,但绝大多数是大户型。

  与其他城市不同,杭州楼市大户型充斥似乎是传统。许多看房者无奈地表示,杭州有钱人太多了,即使大户型占比在一半以上,也不怕卖不出去。更为关键的是,作为发达地区,浙江各地的有钱人纷纷往杭州集聚,这也使得大户型、高房价的传统得以延续。

  >>了解更多楼市动态敬请关注娄底房产第一门户网站——娄底新浪乐居

  >>或拨打娄底房产百事通400-606-6969转接各楼盘售楼部仅市话>>查看分机号<<

[上一页] [1] [2] [3]

本文导航

  • 供需失衡催生楼市躁动 高回报引燃投资冲动
  • 供需失衡催生楼市躁动 高回报引燃投资冲动(2)
  • 供需失衡催生楼市躁动 高回报引燃投资冲动(3)
关键词:市场动态  

网友观点

我要说两句

person
您好,请登录后进行评论。点击 登录 注册新账号

文明上网,登录评论,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新浪地产保持中立。

快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