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骨泥墙构建乡土生态屋

提要:任卫中的4幢“生态屋”就建在安吉灵峰旅游度假区管委会剑山村的龙王溪旁,记者见到他时,他正在2号生态屋前徘徊。南京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赵辰表示,任卫中建造的生态型建筑,有机地结合了中国传统的建造文化,以及今天社会生活的需求,值得充分肯定。

  任卫中的4幢“生态屋”就建在安吉灵峰旅游度假区管委会剑山村的龙王溪旁,记者见到他时,他正在2号生态屋前徘徊。

  一座山、一条河,一个生态村落,这是任卫中的梦想。7年前的任卫中还是县港航管理处的一名普通职工,过着朝九晚五的日子,但心中建“生态屋”的强烈愿望促使他利用空余时间不断地奔走于农村寻找合适的建筑点。2005年,他用自己的十几万元积蓄租下了剑山村的5亩多地,租期50年,非建筑专业出身的他便开始了“生态屋”的建筑实践。

  “当时安吉开始建设‘美丽乡村’,政府为帮助农村发展,设立了农村工作指导员一职。我的‘生态屋’项目正好对农村发展十分有利,于是就向政府提出了申请,结果如愿以偿,被顺利下派到剑山村当指导员。”在梦想与现实之间任卫中找到了平衡点。

  现今,任卫中的4幢“生态屋”已成了剑山村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安吉在建的31个‘非遗展示馆’中,有一个计划放在我这里。我打算把2号楼重新装修,做成一个乡土建筑展示馆,其余3幢做餐厅、住宿等作为体验馆。”任卫中告诉记者,他打算将建筑生态屋的工艺过程、房屋装修的传统竹子编制工艺以及一些建筑材料的性能展示等放进展示馆里。

  “环保要从建筑材料的选取上体现,我不用钢筋水泥,就地取材选用农村随处可见的泥土、石头和木料来作为建筑材料,并使用传统‘木骨泥墙’的建筑方法,这样既保留了乡土建筑的风格也达到了环保的目的。”任卫中带着记者参观他的生态屋时介绍说,在民间有很多近乎失传 的建筑工艺,既环保又经济,从力学与美学的角度来讲也完全不输于现代建筑。

  7年来,从第1幢生态屋的建成到第4幢生态屋的结顶,任卫中坚持的环保、节能、舒适和创新等建筑理念使他获得了诸多国内外的环保奖项:SEE·TNC国际生态奖,连续两次获“中国建筑传媒奖居住建筑特别奖”提名。但要继续他的“生态村落”的事业,资金上还是困难重重。“接下去,我打算向有关基金会提出赞助申请,为2号楼建展示馆做好充分准备。”任卫中说。

  南京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赵辰表示,任卫中建造的生态型建筑,有机地结合了中国传统的建造文化,以及今天社会生活的需求,值得充分肯定。中国矿业大学设计院院长马全明告诉记者,一幢“生态屋”的造价在7万元左右,加上其冬暖夏凉的特性非常适合在农村推广,且木结构建筑的抗震性也相对较强。

  站在任卫中的“生态屋”前,记者看到的不仅仅只是几幢简单的房子,它们是一个人梦想的实现,更是对环保理念迫切的诉求和对乡土建筑执着的坚守。“这4幢样板屋是我的大本营,我会继续向全国推广生态屋。”任卫中对自己的事业信心满满。

关键词:乡土建筑  泥墙  建筑理念  环保    

网友观点

0人评论了新闻:木骨泥墙构建乡土生态屋

我要说两句

person
您好,请登录后进行评论。点击 登录 注册新账号

文明上网,登录评论,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新浪地产保持中立。

快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