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清创意园教育部孵化基地孵出12栋住宅楼(4)
他也承认,这项目基本上算是空手套白狼——从合同签约开始,第一笔土地款就开始拖欠,直到两年后项目快销售完,生命园公司跟春晖世纪打官司后才拿到;而春晖世纪至今仍拖欠了建筑公司1.3亿的工程款以及监理、设计费。春晖世纪几乎只花几百万土地款就撬动了这个价值5亿的大项目。
“我是交友不慎,该承担的责任我会承担。当初没想到他们会设这样的骗局。”郭利说。
土地大变脸
“土地用途明明是研发,却还是发了《商品房预售许可证》。这显然有悖逻辑。”生命园代理律师艾茜说。
但包括袁曙光在内的所有人都没有想到,出让7号地后,开发商的行为完全超出了生命园的想象——在以协议出让方式从生命园手中获得上述研发性质土地,并获得立项批复和相关手续后,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春晖世纪以“北清创意园”的名称和“商住公寓、普通住宅”等名义,在各大网站公开发布广告,以均价每平米13500元公开对外销售。
到目前,507套可售房源已销售458套。购房人中,只有5套以公司名义购买,其余购房者均为自然人,且均不属于《合作共建协议书》中规定的入驻标准:留学人员企业和项目。
袁曙光透露,项目在2008年年中开工不久后,生命园就发现春晖有将科研用地用于房地产开发的苗头。“我们知道房地产业有这种打擦边球的操作手法,所以最开始就很担心,但他们反复承诺说不会,且留学人员服务中心投资处处长戴争鸣当时还专门来解释,说北清创意园的确是孵化基地。”袁曙光说。
2008年6月10日,春晖世纪当时的总经理李臣正给生命园发去一份复函,再次明确承诺将“春晖杯”中国留学人员创新创业大赛163个入选项目中的生物技术研发项目引进园区;随后就发生了本文开头那一幕,袁曙光称,李臣正送来5万元,但被袁退回。
2009年3月,生命园向昌平区法院起诉春晖公司违反合同约定,追讨春晖公司拖欠的几千万元土地开发费,同时请求春晖公司严格履行合同约定,停止将楼盘出售给普通个人的违约行为,并清退已违法销售的房屋——此时北清创意园已经卖出了317套住宅。
然而昌平区法院的判决令生命园非常失望。这份一审判决称,春晖公司是以其“所建项目五证齐全,属合法销售”作为抗辩理由的,昌平区法院最终一审认定为合法销售。也是在一审庭审中,生命园公司的代理律师艾茜看到了春晖公司出示的五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国有土地使用权证》、《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和《商品房预售许可证》,并且所有证书都列明土地用途为研发。
“土地用途明明是研发,却还是发了《商品房预售许可证》。这显然有悖逻辑。”艾茜说。
谁在幕后
这家公司事实上有两个“董事长”,一个是最初投资方,威海春晖国际投资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张永宏,另一个在工商资料上难觅踪影,却频繁以“春晖兴业集团董事长”身份出入各种正式场合的杨建平。
多个采访源和举报材料向南方周末记者证实,春晖世纪的实际控制人或许另有其人。
工商资料显示,春晖世纪注册于2006年12月5日。也就是说,这家刚刚成立的公司,在两个月内就闪电般拿到了和教育部共建的协议及生命园的研发用地。
同时,这家在2008年有着股东抽逃出资恶劣记录的公司,参股了包括北京春晖联行顾问有限公司、北京春晖惠风科技孵化器有限公司、北京春晖兴业投资有限公司在内的多家公司,且在过去四年里,股东和总经理几易其人。
成立之初,春晖世纪的法定代表人是尹炎鑫,注册资金1000万元,股东分别为北京市潜能时代科技(8.69,0.00,0.00%)有限公司和威海春晖国际投资有限公司。这其中,占股30%的威海春晖国际法定代表人为张永宏,他担任过教育部的另一个合作项目——威海留学人员创业园的主任,现为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副院长。
一位熟知该公司操作路径的地产人士向南方周末记者透露,这家公司事实上有两个“董事长”,一个是最初投资方,威海春晖国际投资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张永宏,另一个在工商资料上难觅踪影,却频繁以“春晖兴业集团董事长”身份出入各种正式场合的杨建平。
杨建平1980年代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1990年在广西北海担任过开发区主任、市长助理。
杨建平、张永宏和郭利三人,关系熟稔——2000年杨在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担任产业规划处处长时,郭利当时正是他手下职员,而张永宏在那时则在北大科技园负责园区建设,三人在那时便很熟悉。郭利对外声称,北清创意园项目主要和张永宏对接,直到2008年因为土地欠款闹掰。
在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时,杨建平否认跟春晖世纪有任何关联。他曾担任过北京春晖联行顾问有限公司董事长——北京春晖联行曾是春晖世纪的顾问公司,对此,杨建平称春晖联行那时是被春晖世纪硬拉去做顾问代理的。对于北清创意园项目,他表示也仅仅出于老朋友的关系,给当时的投资人张永宏出过一些主意,“你们不要诬陷我”。
然而春晖联行的工商资料显示,他跟春晖世纪并非毫无瓜葛。这家注册于2007年7月的公司,最早出资人即为杨建平和春晖世纪,当时双方各占60%和40%的股份。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地产人士告诉南方周末记者,2006年杨建平曾经找过他,想拉他入伙以教育部孵化基地的名义圈工业园区用地做住宅开发。
真假协议
为什么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明知有人伪造他们公章和签名诈骗,却不报案?教育部其他留学孵化基地是否也有类似现象?
资料显示,北京春晖兴业投资有限公司是2006年发起的“春晖杯”中国留学人员创新创业大赛协办单位。春晖兴业的两个股东方正好为春晖世纪和威海春晖国际,“春晖杯”由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及科技部火炬中心共同发起举办,每年将遴选出一百多个创业项目推荐给全国各个产业基地。
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前身是教育部出国留学生集训办公室,是教育部直属的事业单位。留学服务中心投资处则主要对接春晖杯大赛。
据生命园主管招商的副总经理金国伟透露,当时生命园正是看到春晖世纪和教育部的共建协议才引入园区的。当时他想看共建协议的原件,对方却以各种理由搪塞。不过经生命园查实,春晖世纪声称要引入的33个生物项目,确系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承办的“春晖杯”大赛获奖项目,这也打消了生命园方面的疑虑。
此后随着北清创意园的违规行为,他们逐渐对春晖世纪和教育部的共建协议产生了怀疑。而随后伴随着一封匿名举报信的出现,更让生命园坚信那份影响他们决定的教育部协议书涉嫌造假。
2011年5月24日,教育部留学人员服务中心投资处处长戴争鸣来到生命园公司,证实春晖世纪向生命园公司提供的这份“共建协议”确系伪造;7月4日下午,昌平园管委会与生命园共同前往教育部留服中心,戴争鸣第一次出示了真实的共建协议原件——这份协议的签署日期为2007年2月15日,签署人为戴争鸣,孵化器地点也标明是在海淀。
而生命园位于北京昌平,与春晖世纪的签约时间是2月9日——这也就是说,生命园与春晖世纪签约之时,这份共建协议尚未诞生。
让生命园方面感到困惑的是,在2008年7月28日,也是这个戴争鸣,在生命园准备起诉时,和春晖世纪总经理李臣正一同来到生命园。据袁曙光回忆,戴争鸣当时强调北清创意园确系“留学人员创新创业孵化基地”。
既然有2月15日的真协议,春晖世纪为什么要造一份2月5日的假协议?为什么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明知有人伪造他们公章和签名诈骗,却不报案?教育部其他留学孵化基地是否也有类似现象?
戴争鸣向南方周末记者表示,2006年年底张永宏找到留学服务中心,建议做一个适合早期创业项目的孵化基地,请他们推荐一些项目。基于张永宏过去做过两个留学生创业园的经历,留学服务中心和春晖公司签署了一个宽泛的共建协议。双方并没有经济利益的往来。至于后来孵化基地为什么会成为住宅项目,戴表示不知情。
据知情人士介绍,对于这个项目的处理,从北京市委到园区立场都很鲜明——这样一个国家级产业园区不允许出现土地违规行为,北清创意园必须恢复土地的研发用途——这意味着,必须清退购房人。
从现在商讨的补偿方案来看,政府出于维稳考虑,希望生命园公司能够给购房者适当补偿。但该项目周边房价已较2008年时升值一倍,这意味着,无论如何,国有企业生命园公司都要多掏出数亿元,才能为这一骗局埋单。
9月12日,杨建平在电话里告诫南方周末记者,在北清创意园项目上,媒体不要把事情复杂化,“这样做对你们会有什么好处?会有利于北清创意园事件解决么?”
公开资料显示,就在一个月前的8月10日,他还去天津凌奥创意产业园考察,并声称要在该园区内打造一个“中关村凌奥基地”。
南方周末记者 张育群 实习生 胡泉
买房前填调查一
买房后填调查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