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改造设计避免房屋短命

提要:我现在最担心的问题就是保障房能不能被改造。叶耀先在接受采访时如是强调。他表示,由于短期内保障房建设体量巨大,一旦未来住房需求、人口结构及城市化发展等条件发生变化,许多保障房就有可能成为新一代的建筑垃圾。

  五年建3600万套保障房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当你读完这段文字之时,便有几十栋新楼刚刚打下地基。体量之大、速度之快,对于广大百姓而言是一份厚礼,但对于多年来做惯了大面积套型的建筑设计界而言,无论是实践经验还是心理准备都略显生疏。

  这在中国首届保障性住房设计竞赛中可见一斑。在征集的500多份方案中,不乏创新与亮点,但也暴露了我国对集约型中小套型设计经验不足的问题。为此,本报对参与竞赛评审的专家进行深入采访,对当前保障房规划设计方面的突出问题与争议进行探讨,并系统归纳为三大篇章———理念篇、规划篇、设计篇,分三期陆续刊发。

  之所以将策划主题定义为“问”,是因为我们提出的诸多问题目前并没有准确答案,即便在受访专家当中也存在争议。这里,我们并不期望通过几纸报道便能给出答案,我们希望在此抛出问题,引发各界的高端关注与广泛探讨,最终在研究-实践-总结的循环当中找到答案———这恐怕才是更为严谨的态度。是以为按。

  “我现在最担心的问题就是保障房能不能被改造。”叶耀先在接受采访时如是强调。他表示,由于短期内保障房建设体量巨大,一旦未来住房需求、人口结构及城市化发展等条件发生变化,许多保障房就有可能成为新一代的建筑垃圾。

  如何增加保障房的寿命?在本次保障房设计竞赛中,多个方案提出了“可变空间”的概念,例如预留多个小户型拼成大户型的改造空间,或是提前设计好将保障房改造成老年公寓的方案,这些“可持续”的设计思路获得了评审专家的一致肯定。

  保障房也要“可生长”

  “如果若干年后,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许多小户型保障房没有了适用对象,是不是就只能拆掉、炸掉呢?”童悦仲提出保障房应该“可生长”的概念,即为了顺应时代的变化,保障房应该提前预留可改造空间。

  按照规定,住宅建筑的主体结构寿命为50年以上,其间正处于快跑阶段的中国必将发生经济社会的跨越发展。孙英认为,“虽然住房保障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都有存在的必要,但保障需求可能到达某个体量后便不再增长甚至下降,或是人们对居住功能有了新的要求,那么保障房在建筑寿命周期内就必然面临改造的问题。”

  除了建筑主体的可持续外,周燕珉提出,室内装饰材料和部品设备的可持续性也值得关注。她表示,随着居住年限的增加,房屋内部很多装修材料及部品设备都会老化,这就需要提前考虑未来清洗和更替的便利性,减少房屋维护成本。

  电梯问题则是又一个方面。王树京表示,虽然按照标准,目前多层保障房并不加设电梯,但这会对未来老年人的居住造成不便。“住房保障的人群也会变老,所以一定要预留电梯位置,以方便未来增设。”

  改造方向:户型变化与用途转换

  户型空间的变化与使用功能的转换是受访专家总结的两个可改造方向。

  赵冠谦表示,保障房的户型空间应该具备更好的灵活性。一方面,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保障房面积及品质的要求也会提高;另一方面,保障家庭包括单身、两口、三口等多种结构,并随时动态变化,这都要求保障房的户型必须灵活多变。

  “这就要求从房屋墙体和建筑结构上留出改造空间。”周静敏说。根据受访专家的建议总结,户型的变化同样有“变大”和“变小”两个思路。

  “能不能将两套小房子合并为一套大房子?这样保障对象便可以从两口之家直接过渡到三口之家。”叶耀先表示,这就要求设计师不能过多采用钢筋混凝土墙对空间进行分割。

  张播则提出“合理设计不合理使用”的“变小”概念,例如将公租房做成90平方米的三居室,同时租给三个单身青年使用;或是采用钢结构做成大开间,既方便建设,也具备了更多空间变化的可能性。

  用途的转换则是第二个方向。孙英表示,当未来保障房体量超出需求时,便可以改造成商品住宅向社会出售,或是改造成老年公寓、青年公寓等社会功能型住宅,继续由政府持有利用。

  但是,难点依然存在。张播表示,目前保障房可改造的最大问题不是设计思路,而是住宅产业化实践不足,基于传统的施工与结构形式将会加大房屋改造的难度。“这个问题处理不当的话,恐怕会重复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公房、简易房的怪圈。”

关键词:大户型  混凝土  简易房  

网友观点

0人评论了新闻:可改造设计避免房屋短命

我要说两句

person
您好,请登录后进行评论。点击 登录 注册新账号

文明上网,登录评论,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新浪地产保持中立。

快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