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型面积如何顾全设计需求

提要:保障房的分类及套型标准是本次参与讨论的专家最先提出的问题。虽然这涉及到我国的基本住房保障制度———这本应是产品设计与研发的先导条件。但赵冠谦表示,不同的保障房类型决定了不同的居住需求,特别是套型面积的界定,直接影响到产品设计与研发的思路与方向,因此在保障制度设计之时也应“顾全产品设计的需求”。

  五年建3600万套保障房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当你读完这段文字之时,便有几十栋新楼刚刚打下地基。体量之大、速度之快,对于广大百姓而言是一份厚礼,但对于多年来做惯了大面积套型的建筑设计界而言,无论是实践经验还是心理准备都略显生疏。

  这在中国首届保障性住房设计竞赛中可见一斑。在征集的500多份方案中,不乏创新与亮点,但也暴露了我国对集约型中小套型设计经验不足的问题。为此,本报对参与竞赛评审的专家进行深入采访,对当前保障房规划设计方面的突出问题与争议进行探讨,并系统归纳为三大篇章———理念篇、规划篇、设计篇,分三期陆续刊发。

  之所以将策划主题定义为“问”,是因为我们提出的诸多问题目前并没有准确答案,即便在受访专家当中也存在争议。这里,我们并不期望通过几纸报道便能给出答案,我们希望在此抛出问题,引发各界的高端关注与广泛探讨,最终在研究-实践-总结的循环当中找到答案———这恐怕才是更为严谨的态度。是以为按。

  保障房的分类及套型标准是本次参与讨论的专家最先提出的问题。虽然这涉及到我国的基本住房保障制度———这本应是产品设计与研发的先导条件。但赵冠谦表示,不同的保障房类型决定了不同的居住需求,特别是套型面积的界定,直接影响到产品设计与研发的思路与方向,因此在保障制度设计之时也应“顾全产品设计的需求”。

  如何将产品设计思路这一技术层面的考虑,纳入保障房制度建设的参考范畴,是为建筑设计界提出的第一个命题。

  权衡家庭人员构成

  “如果一户两口之家与一户五口之家,都分配到一间50平方米的廉租房,这公不公平?”张播反问道。在他看来,不同的家庭人员构成,对空间尺度和空间关系的需求也不尽相同,单纯以家庭而缺乏对人员构成考虑制定的套型标准,容易在房屋分配时出现难题。

  按照《国务院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国发〔2007〕24号)规定,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的保障对象均为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前者的套型建筑面积控制在50平方米以内,后者控制在60平方米左右。其他类型保障房,各地则规定了相应的建设标准,一般公共租赁房在60平方米以下,限价房则低于90平方米。

  周静敏表示,目前保障房套型标准的划定更多是从宏观层面综合考量,如人均住房条件和支付水平、资源支持能力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等,同时也考虑了政策的可操作性。但如果从建筑设计这一微观视角来看,则首先要考虑家庭的居住需求,这包括家庭人员构成、当地居住习惯等参考条件,并以此设计不同的紧凑性空间方案。

  “例如,50平方米最多只能做成两居室,如果考虑到居住空间的私密性,则对于一户三代家庭并不适用。”张播认为,应该拓展现有保障房房型,以更为多元化的组合适应不同的居住需求。

  面积限定增加设计难度

  在国家统一政策的基础上,各地也纷纷颁布了当地的保障房建设标准。例如许多城市,将廉租房一居室上限定为40平方米,两居上限为50平方米。但面积的限定在某种程度上增加了户型设计的难度。在首届中国保障性住房设计竞赛征集的方案中,为了满足面积限定的要求而造成不合理的设计频频出现。

  “有时候就是差那么2~3平方米的事情。”张播表示,小户型的户型设计空间本来就不大,特别在单元组合设计当中,难免会出现个别户型需要“以面积换功能”。他的建议是,应该对套型标准设定一个浮动区间,给户型设计一定的灵活性。

  对此,受访专家当中并不乏反对意见。有专家提出,如果建设标准过于灵活,容易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走样。“过去我们在住宅建设上的一大教训是,一旦设定套型面积的浮动空间,往往实际便会‘取上限’操作,灵活性变成了一道宽松的口子,反而不利于执行。”

  王树京也表示,目前保障房设计的难点恰恰在于各地的建设标准并不统一,这造成了设计标准化、模式化的困难。“如果各地的建设标准能够相对一致,国家便可以组织专门的研究机构统一进行设计研发,以解决各地保障房设计品质良莠不一的问题。”

网友观点

我要说两句

person
您好,请登录后进行评论。点击 登录 注册新账号

文明上网,登录评论,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新浪地产保持中立。

快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