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天府新区再造一个产业成都 把规划图变为施工图

  成渝经济区及天府新区建设,已上升为国家战略,事关全省大局。8月10日,召开的四川省贯彻实施《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暨规划建设天府新区工作动员大会提出,要按照天府新区总体规划,进一步搞好专项规划工作,尽快启动“起步区”建设,隆重拉开天府新区建设的大幕,再造一个“产业成都”。作为成渝经济区“双核”驱动的一核和天府新区建设主体,成都迎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也肩负着重大责任。

  如何在全省贯彻实施《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中发挥好带头作用,抓紧启动天府新区建设。8月12日,市委召开常委(扩大)会议,对我市贯彻《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和天府新区规划建设作了具体部署。市规划局、市国土局、市经信委3个市级部门,以及高新区、龙泉驿区、双流县、新津县4个作为天府新区主要承载地的区(市)县,分别围绕提升城乡规划水平,加快实现重大产业和城市功能发展壮大,全面深入、扎实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等重点工作作了发言。

  市规划局

  创新理念 科学规划天府新区

  8月10日,全省贯彻实施《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暨规划建设天府新区工作动员大会上明确提出,把天府新区建成以现代制造业为主、高端服务业聚集,宜业、宜商、宜居的国际化现代新城区,形成现代产业、现代生活、现代都市三位一体协调发展的示范区,再造一个“产业成都”。

  “成渝经济区和天府新区规划建设是我市未来发展最重大的机遇。抓住这个机遇对我市的发展至关重要,同时规划建设好天府新区也是我市落实国家战略的重要责任。成都要在西部和成渝经济区双核发展建设中赢得先机,就必须首先做好规划!”在参加市委召开的常委(扩大)会议后,市规划管理局局长张樵昨日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规划是发展的起跑线,也是科学发展的基础。他透露,我市将总结过去城乡规划的经验和教训,用科学、先进的理念和方法制定规划,并加快推进天府新区规划的法定化,将天府新区的规划纳入城市总体规划。

  高起点、高标准深化完善天府新区规划

  “市规划管理局全程参与了天府新区从选址到总体规划的全过程,始终坚持了将天府新区规划与我市实际和发展战略相结合,确保了与全域成都规划,世界现代田园城市规划、产业功能区规划的有机衔接。”张樵透露,接下来,规划部门将努力通过高水平的规划,高起点、高标准深化完善天府新区规划,将天府新区规划建设成为“两化”互动的示范、城乡统筹的样板、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典范。

  他表示,市规划管理局将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安排和部署,争分夺秒,又好又快地编制完成天府新区规划工作,为加快推进天府新区建设奠定科学、坚实的规划基础。当前,规划部门正在抓紧完成的是天府新区成都部分分区规划、专项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重要区域城市设计。全面落实田园城市规划理念,全面深化产城一体的理念,全面贯彻绿色低碳思想,全面体现新型城乡形态。

  天府新区与城乡统筹将实现同步发展

  在天府新区的规划中,加快完成起步区规划是当前的一项重点工作。张樵表示,在天府新区的规划中,目前正在全力制定新川创新科技园、电子信息产业起步区和高端服务业起步区规划,为起步区全面启动建设奠定良好的规划基础。另一项重点工作,是抓紧完成近期启动的交通、市政、基础设施专项规划,为天府新区的近期启动建设提供支撑。

  “同时还要抓紧制定近期启动区域相关的新农村规划,使天府新区的发展和建设实现城乡统筹的同步发展;抓紧制定生态环境规划并协同产业部门深化和完善产业规划。”张樵说。

  据悉,规划部门将创新工作理念和方法,积极引入世界先进的规划理念和方法,面向世界,广泛征集规划方案,确保又好又快编制天府新区规划。

  成都日报记者 郑莹莹

  市国土局

  整合集成统筹城乡发展成果

  全面创新土地管理机制和政策

  8月10日,全省贯彻实施《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暨规划建设天府新区工作动员大会上明确提出,把天府新区建成以现代制造业为主、高端服务业聚集,宜业、宜商、宜居的国际化现代新城区,形成现代产业、现代生活、现代都市三位一体协调发展的示范区,再造一个“产业成都”。

  会议充分肯定了我市近年来在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中各个领域,特别提到了土地利用管理上取得的成绩,并要求认真总结和推广我市成功经验和做法,对今后工作也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对此,市国土资源局局长曾敏在参加市委召开的常委(扩大)会议后,接受记者专访时透露,市国土资源局将按照会议精神,结合近一年来围绕天府新区土地管理进行的多次研究的成果和开展的各项工作,做好在天府新区规划建设中,整合集成2003年以来统筹城乡发展中各项土地管理制度创新成果,全面创新土地管理机制和政策的相关准备。

  为重大项目提供用地保障

  据悉,在天府新区规划建设研究论证阶段,市国土资源局即成立天府新区土地资源利用专题研究工作组,开展天府新区土地资源利用专题研究工作,对天府新区土地资源、土地综合整治潜力、适用政策等相关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提出天府新区土地利用战略设想和相关的政策保障措施。并在省国土资源厅大力支持下,制定了天府新区土地利用规划调整方案,为天府新区规划建设做好准备,预留发展空间。

  “从2010年下半年至今,在省国土资源厅的支持下,我们在双流县所在天府新区范围内,先后为仁宝、纬创、物联网、保税项目区等天府新区范围内首批入驻的重大项目提供了用地保障。”曾敏说,除积极为落户天府新区重大项目提供用地保障外,市国土资源局还对天府新区起步区标志性建设项目的用地进行了研究,对市委、市政府将于近期启动的项目以最高的效率抓好落实。目前,对天府新区范围内的大源南片区(金融后备区)、新川创新科技园、立体城市示范项目区、汽车产业综合功能区、新材料功能区总部服务区和物流项目区等重大项目、重点区域、基础设施的用地保障也进行了充分研究,提出了相关方案。

  同时,市国土资源局还积极为天府新区基础设施建设筹集资金。

  全面创新土地管理机制和政策

  国务院在对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批复中明确要求成渝经济区建设成为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全国重要的现代产业基地、深化内陆开放的试验区、统筹城乡发展的示范区和长江上游生态安全的保障区。市委已明确将天府新区作为征地制度改革的试验区。曾敏透露,目前,市国土资源局已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做好在天府新区规划中通过整合集成2003年以来统筹城乡发展中各项土地管理制度创新成果,全面创新土地管理机制和政策的相关准备。

  曾敏说,可进一步明确天府新区为封闭式的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创新示范区,探索集约节约用地改革,提高项目准入门槛,鼓励支持集约节约型项目及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项目落户天府新区,实现发展方式根本转变。“更重要的是,在全面创新土地管理机制和政策时必须维护农民权益。充分尊重农民意愿,通过多种多样的补偿安置方式等改革,切实维护农民合法权益,使农民能够更多享受改革发展成果,实现天府新区内农民不因规划、是否征地等因素产生较大差距。”

  曾敏表示,市国土资源局将坚持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战略部署,进一步解放思想,研究制定一系列保障措施,实现精细化、高效能管理,全面提高服务和保障能力。 成都日报记者 郑莹莹

  市经信委

  抢抓机遇

  打造国际化世界级的现代制造业基地

  全省贯彻实施《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暨规划建设天府新区工作动员大会上明确提出,把天府新区建设成以现代制造业为主、高端服务业聚集,宜业、宜商、宜居的国际化现代新城区,形成现代产业、现代生活、现代都市三位一体协调发展的示范区,再造一个“产业成都”。

  “抢抓机遇,打造国际化、世界级的现代制造业基地”———在动员会后,市经信委赓即召开会议学习贯彻,并就如何推进天府新区现代制造业发展进行了认真讨论。市经信委主任何礼称,现代制造业的发展,成为天府新区建设的重要内容,为此,我们将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抢抓机遇,精心谋划,超常工作,以打造国际化、世界级的现代制造业基地为目标,以“高端发展”和“两化互动”为引领,以集中、集群、集约发展为路径,以开放合作和创新为动力,认真推进各项工作。

  做好发展规划 深化“一区一主业”

  根据安排,市经信委将会同相关部门,抓紧完成天府新区空间布局规划,科学配置工业空间规模,注重产业园区与城市衔接互动,实现以业兴城,以城促业,产城一体的组团化发展。高起点编制各产业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突出产业特色,科学功能分区,注重园区重要节点控制和景观营造,实现与所在组团城市设计风格协调统一,指导产业园区高端化发展。

  同时,深化“一区一主业”产业发展规划。明确园区主导产业定位,按照“突出主业,集群发展”原则,加快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汽车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重点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发展。深化各园区主导产业发展规划,制定产业总体战略和发展任务,细化各阶段奋斗目标,明确实施措施,通过科学规划引领现代制造业加速发展。

  力促重大项目和载体建设

  按照产业发展规划,梳理天府新区产业发展重点,确定目标地区、目标企业、目标项目。并积极配合投促委等职能部门,针对龙头项目和产业链关键配套项目开展招商引资,促进产业成链集群发展。

  建立完善项目合同约束制、服务问责制等重大项目促建机制,强化项目的区域统筹和协调配合,大力推进龙头带动型和关键配套型重大项目建设,尽快做大做强电子信息、汽车、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高端产业集群。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高水平、高起点推进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学习推广沿海先进园区和我市高新区、经开区、蛟龙工业港的成功经验,创新园区投资、建设和管理运营模式,寻求市场、银行、社会多渠道融资支持。

  与此同时,建立产业发展部门之间的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在产业布局规划、产业配套发展、产业辐射带动、道路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力求形成资源整合、布局统筹、产业联动的发展格局,提升成渝经济区产业整体竞争力。 成都日报记者 钟文

  高新区

  争当天府新区规划建设排头兵

  建设天府新区,再造一个“产业成都”。作为我省高新技术产业最为聚集的成都高新区,将坚持以重大项目支撑发展,基础建设带动发展,科技创新引领发展,尽快把“规划图”变成“施工图”,坚持不懈地推进产业发展和新城建设,努力在天府新区规划建设中发挥引领和带动作用,争当排头兵。

  是机遇,更是责任。“加快成渝经济区发展、规划建设天府新区,是新的发展起点,也是新的发展机遇。我们有信心有决心,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把握机遇、乘势而上,做好高新区的工作,努力为成渝经济区和天府新区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市委常委、成都高新区党工委书记敬刚表示。

  以新川创新科技园为重点

  全面加快重点区域开发建设

  眼下,成都高新区已经完成了新川创新科技园概念性总体规划和产业发展定位研究,并同步启动了园区“三横三纵”配套市政路网和起步区拆迁工作,中新双方也就投资合作协议初步达成了一致意见,力争在9月正式启动开工。

  “围绕软件及服务外包、金融服务、生物医药研发及服务、商贸、总部经济等产业,借鉴国际先进科技产业创新城成功经验,我们将通过几年建设,努力使新川创新科技园成为中国西部高科技产业创新发展的聚集区、中新合作有广泛国际影响力的标志性园区。”敬刚表示,成都高新区将适应天府新区大发展的需要,抓住新川创新科技园建设的契机,整体加快中和片区的开发建设。

  把“规划图”变成“施工图”,眼下,成都高新区正在探索新的区域规划建设实践模式———策划引入社会资本,建设国际低碳环保科技园、成都天河生物医药科技园、龙湖未来之城等一批专业性的产业园区和大型产商居综合项目。其中,“国际低碳环保科技园”将建设产业研发中心、产业孵化基地、总部基地和综合配套,打造节能环保、城市智能能源微网两大低碳科技产业集群;“成都天河生物医药科技园”将努力构建世界一流、功能齐备、配套完善的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园区;“龙湖未来之城”将按照“以商强城”的思路,建设大型产商居综合区,定位为集文化创意、商务办公、生活居住于一体,产业配套和生活配套齐备的创智产业园。

  三位一体协调发展

  推进产业和新城融合发展

  成渝经济区及天府新区启动建设,让成都大规模的招商引资和承接高端产业转移,迎来了更有利时机和机遇。按照现代产业、现代生活、现代都市三位一体协调发展的要求,成都高新区将加速推进产业和新城融合发展,把握机遇,乘势而上,围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主导产业,重点跟踪引进一批电子信息产业核心制造及终端、软件及服务外包、生物医药研发制造等项目,同时加强天府新城整体策划和品牌宣传,吸引一批金融、总部、现代商贸等高端服务业项目入驻。

  高水平推进天府新城建设,将成为成都高新区“产城一体”发展的核心载体建设。眼下,在目前的良好基础和发展态势上,成都高新区将重点推进1平方公里大源商务商业核心区建设,建设400米的标志性建筑,复合商业、商务、办公、酒店等多种业态,统一规划区域内的供电、供冷、给排水、安全监控系统、消防设施、人防设施等各项设施,形成资源共享的地下公共空间体系,打造24小时不夜城。目前,法国SCAU公司已经完成了1平方公里范围的城市设计,引进了保利、东方希望、华西证券、蜀都银泰、王府井、伊势丹等项目,先期入驻项目已开工建设,地下空间工程建设已全面展开。

  同时,成都高新区正在围绕城市与生活的和谐相融,着力推进天府新城综合配套加快完善,突出宜居品质,努力提供多样化、高质量的公共服务和生活配套,进一步强化城市功能,争取尽早展现新城风采。 成都日报记者 缪琴

  龙泉驿区

  实施“三步走”战略

  开创成都国际汽车城新局面

  “省委、省政府建设天府新区,市委、市政府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和成都汽车产业综合功能区的战略决策,完全符合中央精神,完全符合客观规律,完全符合省情、市情和群众共创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迫切愿望。”市长助理、龙泉驿区委书记、经开区党工委书记陈争鸣指出,“这为我区推进‘两个带头’、发展‘三最’龙泉、建设天府新区·成都国际汽车城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强大引擎。我们一定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市战略决策和部署要求上来,紧密结合龙泉实际,带头抓好贯彻落实。”

  坚持以建设世界知名、中国一流的成都国际汽车城为目标,龙泉驿区将努力建成以汽车制造业为主、高端服务业集聚,宜业、宜商、宜居的国际化现代新城区,形成现代产业、现代生活、现代都市三位一体协调发展的先行区。

  为此,成都国际汽车城将按照“三步走”战略规划奋力前行:

  规模扩张期(2015年前):全力促进现有整车企业尽快形成产能,大力引进关键零部件企业成链发展,推动汽车产业高效快速扩张、形成规模经济,力争整车产能达到100万辆,产量达到70万辆,进入中国汽车产业集群格局中的二级体系,成为中国西部重要的汽车产业基地和天府新区的重要增长极,为“再造一个产业成都”做出积极贡献。

  优势成熟期(2016年—2020年):在进一步做大做强整车制造规模的同时,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汽车电子和汽车服务业,力争整车产量达到125万辆,进入中国汽车产业集群格局中的一级体系,成为中西部重要的汽车产业基地和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重要增长极,为“再造一个产业成都”做出重大贡献。

  均衡发展期(2021年后):再用10到20年时间,成为中国重要的轿车产业基地、最大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领先的汽车电子产业基地、辐射力强的汽车服务业基地,进入国际汽车产业集群高端行列,最终建成世界知名、中国一流的成都国际汽车城和成渝经济区的重要增长极,为“再造一个产业成都”做出突出贡献。

  顺利实现“三步走”战略,需要构筑坚强的产业支撑。龙泉驿(经开区)将围绕建设年产百万辆整车基地,做大做强一汽大众成都基地、四川一汽丰田基地、沃尔沃成都基地和吉利高原汽车、成都神钢等整车(5)项目,切实壮大产业,扩大市场规模,着力建设中国重要的轿车生产基地和高端越野车、商务车生产基地。重点推动汽车零部件制造业成链发展,依托整车制造龙头企业,整合带动零部件企业集中集群集约发展,推动一汽大众发动机、兵装云内发动机、重庆青山变速箱等一批总成和关键零部件项目加快发展,着力培育集中度大、关联性强、集约化水平高的汽车零部件千亿产业集群。创新推动汽车产业高端加快发展,坚持以纯电动汽车制造为突破口,率先建成中国一流的新能源汽车研发、生产、检测、销售基地,与此同时,着力构建汽车高端服务业千亿产业集群。 刘斌 成都日报记者 赵一

网友观点

我要说两句

person
您好,请登录后进行评论。点击 登录 注册新账号

文明上网,登录评论,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新浪地产保持中立。

快捷导航